“自从家门口有了‘冠豸书屋’,我经常自己或带孙子来看书,有时一待就是大半天。”10日,连城县市民刘贵光说,这个“小型图书馆”离家近、开放时间长,书籍种类也多,非常便民。
出门步行不超过10分钟路程,在县城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公益性“微型图书馆”。近年来,在闽西革命老区的连城县,政府部门打造的“10分钟市民阅读文化圈”共享阅读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爱上了读书。
2020年以来,连城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将建设城乡公益性书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把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打造、农家书屋改造提升与县图书馆提档升级相结合,当地构建起“一馆带N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将书屋统一命名为“冠豸书屋”。
“冠豸山是本地知名的地标、历史上重要讲学场所所在地,鼎盛时期山上有10多座书院。”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傅晓冬说,书屋的命名也寓意引导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
截至目前,通过国有产权房屋和农家书屋改造,连城县已建起19座“冠豸书屋”。为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方便群众阅读,书屋选址均在贴近小区、毗邻学校的交通便利场所。傅晓冬介绍,“10分钟市民阅读文化圈”已在城区实现,乡镇“冠豸书屋”覆盖率已达到六成。
记者在当地“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旁的一座“冠豸书屋”里看到,屋内桌椅、空调、饮水机等设备齐全;通过智慧借阅系统,市民只需刷社保卡就能进入书屋阅读或免押金借出图书;遇到老人、学生扫码不便,值班的市民志愿者会主动帮助登记。
目前,“冠豸书屋”已让25万册书籍“走出”连城县图书馆库房,“漂”向城乡各个角落。“这些身边的‘图书馆’让人惊喜,我经常会来读一些文学和历史读物。书屋里比较安静,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在这里复习、做功课。”连城县市民周静说,书屋是人们实用的“充电站”和“精神粮仓”。
“‘冠豸书屋’是公共阅读空间,也是革命老区红色血脉赓续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连城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县里还依托“冠豸书屋”常态化组织家庭亲子阅读、红色主题阅读和“非遗进书屋”等活动260多场。
据统计,今年初以来,连城县图书馆(含“冠豸书屋”)书刊外借量为19万册,进入“冠豸书屋”读者数量达到了14.5万人次。明年计划实现17个乡镇全覆盖,将进一步把“冠豸书屋”打造成有格调的文化地标。(据新华社福州11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