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绸春的作品常入选画展。受访者供图
画画是洪绸春最快乐的时光。戴舒静 摄
“一名没怎么上过学的农妇,这么热爱画画,还能画得这么好,真的很不容易!”很多人看到洪绸春的国画后,都会情不自禁发出赞叹。本期《翔安二十年,好人在身边》人物回访系列报道,记者带您认识福建好人榜孝老爱亲代表洪绸春,听她讲述画画的故事及翔安建区二十年翔安农村的变化。
从小就爱画画 有空就钻进卧室创作
近日,记者在凤翔街道东界社区洪坑里村见到了洪绸春。将两个孙子送去学校后,她又一头扎入自己的“画室”,拿起画笔开始画国画,一朵朵雍容大气的牡丹在她的笔下逐一“绽放”,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也不时绽放出笑容。
“画画的时候,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洪绸春笑着说,别的妇女爱跳广场舞,但她就喜欢安安静静地画画。前几年她90多岁的婆婆还在世时,她每晚哄完婆婆入睡后,再挑灯画画。
“我会画画,可能是遗传自我的父亲。”被问起为何爱画画,洪绸春腼腆地说,她父亲是一名木匠,很会设计,擅长制作水车、犁等农用工具。在父亲的影响下,洪绸春和哥哥从小就对画画很感兴趣,经常拿铅笔把日常看到的花鸟画到纸上。遗憾的是,因家庭贫困,她只上了半年学,便辍学成了一名农民。
直到2014年,洪绸春才重新拿起铅笔,把对这辈子的遗憾都倾注在画里。当时的画虽好看,但没有色彩。在好心人的鼓励和牵线下,她拜翔安著名农民画画家梁金城为师,在绘画技艺上突飞猛进。她还专门向做公庙彩绘的亲戚学习调色。原本黑白的画作,开始有了丰富的色彩。
洪绸春还报名到翔安区老年大学上课,向本土画家陈其园学习国画。她说,她识字不多,所以在课上十分认真,紧盯陈其园老师的每一笔每一画,回家后再努力复习。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恩师笑着对她说:“你可以不用来了,你可以出师啦!”
绘画灵感来自家乡变化 绘画技艺日渐提高
记者了解到,洪绸春的农民画题材多源自翔安本土,生动反映翔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其画作多次参加农民画展览,也获得不少奖项。10月25日,她的画作将在翔安老年大学参展。
她有一幅作品——《捕鹅》,尤其让人喜爱。她画了55只鹅,或嬉戏或休憩或捕食,每只鹅的神态、动作都不一样,获得很多人点赞,有人还出高价购买,但她不愿出售,因为这幅画让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养鹅的快乐时光。
在她看来,创作源自生活,她笔下的美景便是翔安建区二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她们东界社区为例,昔日的胡萝卜地摇身一变,立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建起了一所所新学校,铺好了一条条宽敞的市政道路,如今更有新会展中心、凤凰体育馆及地铁3号线……
她说,这些变化,不仅便利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给她的子孙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更丰富了她的绘画思路和创作灵感。
只要她还能提得动画笔,她就会一直创作下去。她说,她要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艺术创作的殿堂并非高不可及,只要有热爱,普通人也一样能画出美丽的作品。(厦门晚报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童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