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漳州:凝心聚力抓创建 文明新风扑面来
http://wmf.fjsen.com  2023-10-11 17:40:27 来源:漳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如今,行走在漳州市的大街小巷,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走上街头分发宣传册,向市民传递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绿色环保理念;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的宣传教育活动氛围浓厚,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群众积极践行文明出行、文明餐桌、见义勇为等行动,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将“时尚”融入“日常”,垃圾分类志愿宣讲团进社区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深耕幸福家园 培育文明之花

金秋时节,和风送爽。晨曦时分,一辆辆垃圾清运车穿行于步文街道各小区之间,有序将存放于各垃圾分类生态流转屋的垃圾“清空”,迎接新的一天。

记者行走在居民区里,闻不到异味,看不见污染,走几步,便能见到垃圾分类生态流转屋,以及清晰明了、富有趣味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标识。这些鲜明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与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也在默默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今年以来,漳州市龙文区步文街道始终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从而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实现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向新日常转变。

小服务体现大作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王奶奶,这些塑料袋、纸巾是其他垃圾,不能和厨余垃圾混投。”锦绣社区督导员黄美荣每天在垃圾分类生态流转屋巡查,并给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耐心细致讲解垃圾分类小知识,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垃圾分类是好事情呀,自从垃圾分类了之后,我们小区环境更干净了。”今年72岁的王奶奶在锦绣一方小区居住了近十年,她对环境的变化感受明显。特别是夏天,苍蝇蚊子乱飞的现象基本消除,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活垃圾分类。

科技支撑“智慧”分类。“刷脸”投递、智能称重、可回收计量计价……近日,智慧型垃圾分类生态流转屋成了浦东社区城央金座小区业主群讨论的热门话题,也忙坏了小区的物业经理蔡宝芬。

“只要根据提示注册,便可让垃圾投放更便捷,实现‘零接触’。”蔡宝芬告诉记者,作为全市首个智慧垃圾分类碳中和升级改造试点小区,不少业主兴奋不已。为了能够尽快让业主注册并熟悉智慧型垃圾分类生态流转屋的使用方法,社区督导员联合物业管理人员在辖区内开展全方位普及活动,力求让每一位居民掌握使用方法。“投用仅半个月,注册率已超过60%。”蔡宝芬对普及工作充满信心。

今年来,步文街道的宣传阵地还在持续扩大。1月初,步文街道在城央金座和融信壹号府小区打造2个生活垃圾科普主题广场,醒目且富有趣味性的宣传版面,成了小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科普广场集科普宣教、趣味互动展示为一体,它的投用有助于社区开展宣教活动,为引导社区居民了解、参与垃圾分类助力。”浦东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婉茹说。

“花式”宣传引领风尚。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是落实“第一次分类”和“投放”环节的前提,也是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步文街道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依托生活垃圾分类志愿宣讲团力量,联动属地社区持续推进“七进”宣传活动,多措并举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督促大家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社区是宣讲的“主战场”。宣讲员陈琼平告诉记者,他们常常利用周末空闲时间深入社区,通过游戏互动、摆摊等“花式”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向居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以及投放的注意事项等,邀请大家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践行者,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为习惯。“通过努力,不仅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还让我们的队伍不断扩大,现在小区好几个退休老党员都成为宣讲员啦!”陈琼平笑着说。

在漳州,志愿者走进社区,一边微笑着向过往群众宣传环保理念,讲解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劝导大家从自身做起,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推动了服务群众走深走实,志愿者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村规民约 “约”出文明好乡风

“以前的村规民约就像百宝箱,什么都能往里装,但内容繁琐,执行效果较差。”日前,长泰区枋洋镇青阳村党支部书记卢海中一边说,一边扬了扬手里的新版青阳村村规民约,笑道:“现在不一样了。”

卢海中拿着的村规民约虽只有短短126个字,但却接地气、有特色、易落实,能“约”进村民心里,激发大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在修订青阳村村规民约的过程中,区、镇、村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进来,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字斟句酌地完善,将字数从近千字缩短到126字。

“真的是小民约实现大治理。”枋洋镇统战委员、青阳村挂钩领导张文辉说,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对青阳至厦门的汤青线Y533的改造有积极作用。一开始,1.46公里的道路改造就花了4个月,村规民约修订后,村民对爱青阳、美青阳、兴青阳的积极性更高了,改造工程顺利推进。施工方仅用30天就完成2.66公里长、7米宽的水泥路面硬化施工。项目2天内完成征地10.57亩,3天协调好5处弃土点。

126个字的村规民约“约”出了乡村发展“青阳速度”,而在长泰武安镇,新修订的居民公约也“约”出了和谐向上的文泉社区。

“我记起居民公约里有‘楼道整洁水沟通,路灯墙体同修葺’这一条,就联系了社区。”家住在长泰武安镇锦江小区的王福祺说,他发现楼下车库里的排水管破损,污水横溢、臭气熏天,影响了34户居民的出行,便向社区反映,工作人员立即召集了相关业主,仅用两天时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社区行动快,离不开居民配合好。新修订的居民公约涵盖社区亮点和工作重点,平仄押韵、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发布后,居民反响热烈,参与社区治理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文泉社区网格员汪惠惠说:“对于锦江小区排水管破损的问题,我给5位相关业主打电话说明了情况,他们知道缘由后,很快答应出资共同维护水管。”

“制定和完善居民公约,使公约内容符合实际、简洁明了、贴近群众生产生活,易于掌握和遵守。居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群众自觉遵守,互相监督,社区风貌得到了很大改善。”文泉社区党总支书记戴素敏说道。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据长泰区民政局局长王泳中介绍,今年来,长泰区采取“先试点、后推广”方式,全力推动88个村(社区)制定出各具特色、简洁干练、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通过组织评分、现场打分、网络投票等方式,筛选出优秀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此外,还探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奖惩机制,实施“红黑榜”,打造“五乐高濑树新风”“智治甘寨焕新貌”等积分制管理模式,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软约束”作用,激发村民、居民自治的积极性,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进一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漳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