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 | 念好“人才经”,山区高校探新路
http://wmf.fjsen.com  2023-09-05 10:55:00 苏依婕 徐文锦 郑雨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image.png

龙岩学院范秋月博士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项目实施情况。 (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9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 徐文锦 郑雨萱)

核心提示

长期以来,山区存在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发展困境。为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推动建设一批一流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去年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印发了《福建省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实施方案》,公布一批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及主干学科名单,武夷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等山区高校在列。

日前,记者走进南平、三明、龙岩等地,解码地方应用型高校育才留人,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创业,深度融入并服务山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

打开校门

播撒创新创业“种子”

从武夷学院到创建武夷山知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这条创业路李秉锴走了近7年。作为广电编导专业的学生,李秉锴在校期间就与同学组建团队,为当地企业提供视频拍摄等文化传播服务。如今,其团队打造了“这里是武夷山”“南平文旅”“看见建瓯”“朱子青年说”等一众“出圈”新媒体产品,成为南平市文化传媒头部企业。

在过去数年间,一批批像李秉锴一样的有志青年走出学校,活跃在山区大地创业,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而他们的故事,要从“打开校门”说起。

早在2013年,部分在校学生就敏锐察觉到电子商务风口,开始尝试创业。

“一开始,学校对于‘要不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是存在争议的。”武夷学院团委书记王波告诉记者,敞开校门、让学生过早接触社会是利是弊,还是未知。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校发现,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仅增强了沟通协调能力,也加大了对社会的理解认识,这与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谋而合。为此,学校顺势而为,在校内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服务和指导。

2015年,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各高校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建设多样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体验与实践。

2016年3月,全省首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落户武夷学院。基地总占地7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多个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入驻团队可以免费使用水、电、网络、工位等园区配套设施。

王波介绍,学院与武夷山市政府相关部门、银行、律师事务所共建,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工商注册、项目推介、政策法规咨询、资金筹措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不定期举办创业论坛、沙龙、“相亲会”等活动,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项目对接等方面的帮助。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敢闯会创的可贵素质,为学生展现风采、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成长成才也反过来印证了学校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武夷学院副院长廖斌说,目前,武夷学院拥有在孵团队100多个,已孵化良性经营团队300多个,形成“100+300”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格局。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学校联盟”为建设模式,省级大学生双创基地在漳州、三明、龙岩、厦门、泉州等地相继落地建设。

而随着地方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应用型高校的共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开始步入“快车道”。

三明学院构建起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融合的双创课程体系,于2019年成立实体化运营的创业管理学院,同时持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体系建设;武夷学院出台《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鼓励学生将各级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果申请转化为学分;龙岩学院将竞赛成绩和学生创新创业学分、教师的绩效和职称等挂钩,并设立了创新创业专项奖金,每年对创新创业竞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师生进行专项表彰,激励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赛。

我省也从体制机制上持续发力,营造良好生态。2022年以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福建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省教育厅印发《福建省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措施》等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目前,全省已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

学校提供“阳光雨露”,学生争先恐后“茁壮成长”,创新创业的“火种”在地方应用型高校渐成燎原之势。

扎根地方

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从福建三明金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车十几分钟,就能来到张敏敏的母校三明学院。

近年来,氟新材料产业成为三明的工业新名片,氟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为此,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因地制宜,探索“一课双师”“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新模式。

从大三开始,就读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张敏敏就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入氟化工企业见习;大四时,她更经常和课题组的同学往氟化工企业跑,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这段经历让她在毕业前就对氟化工企业熟悉不少,“车间里真实的生产情况和技工多年的一线生产经验,让我对产业实际有更深刻的了解,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上手”。

不只是张敏敏,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不少毕业生都是三明氟化工、氟新材料企业的常客。一些学生毕业后,就留在这些企业工作,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毕业就参与了相关企业的试生产。

短短几年,张敏敏已从“化工小白”成长为深耕技术的“多面手”。她扎实的工作和快速的成长也得到公司领导的青睐。

“扎实肯干、吃苦耐劳、专业突出,三明地方企业给毕业生作出的评价,让我们深感欣慰。”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赖文忠说。据统计,2016年以来,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已有150名毕业生在三明市氟新材料相关企业就业,348名毕业生在福建省氟新材料相关企业就业。留在本土就业的学生人数逐步增加,就业企业也从中小企业迈向更多行业内知名企业。

通过引导在校生与地方产业良性互动,山区高校正逐步破解山区人才引进难的困局。越来越多的学子将专业所学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充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中。

“拥有创业实践经历的大学生,会更早更快地熟悉当地社会环境,也更有可能融入当地、留在当地发展。”武夷学院毕业生范永平对高校人才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有着亲身体会。

2007年毕业后,范永平决定定居武夷山发展茶产业。他将目光瞄向了当地茶叶市场包装设计领域的缺口,创立设计公司,打造兼具人文底蕴和时尚气息的茶包装。此后,他还将业务领域逐步拓展至茶叶生产加工、电商销售等。

“现在在武夷山茶叶电商领域,超过七成的从业者都是武夷学院的学生或毕业生,我们开玩笑说像‘校友会’。”范永平说。这些年,范永平始终和学院保持着密切联系。他牵头成立武夷学院大学生创业联谊会,集结200多名毕业后留在南平地区创业的校友企业家,为学院在校生对接地方产业项目,导入更多社会资源。

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见证了当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持续以新理念、新思维为产业迭代升级增添新动能。

产教融合

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测试无人机视觉避障灵敏度、观察白茶萎凋机实时使用数据……在武夷学院“农机智能控制与制造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内,学生正对实验项目进行调试,墙壁上张挂的十几项专利证书尤为显眼。

“这些专利是我们这些年的科研成果,来之不易。”武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郭波告诉记者,2007年学校从专科类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但因起步晚、底子薄,实验实训条件、教师科研创新经验不足,导致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较为滞后,教师们申请科研项目十分困难,更遑论服务地方发展。

一直以来,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是很多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正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探索服务地方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方向。

2017年,机电工程学院开始组建师生共创团队,主要面向闽北山区开展农机智能控制与制造技术研究,引导学生从大一就进入实验室训练,参与科研项目。但由于没有前期积累,申请项目难、缺乏科研经费等问题困扰着郭波团队。

转机出现在2018年。南平本地白茶知名企业主动寻求合作,提出要研发一款白茶智能萎凋机,以实现不利气候条件下白茶仿生萎凋。企业下单,先行垫资;师生团队“接单”,负责技术研发,双方再联合申报省科技厅补助项目。如此一来,解决了企业技术升级需求,也开启了郭波团队在院企合作方面的探索。

“我们鼓励教师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支持学生以科研训练成果参加各类创新竞赛。”郭波说,2019年,“农机智能控制与制造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团队逐步形成“企业出题,师生答题”“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发展模式。

目前,团队在地方特色产业急需的茶、竹加工装备以及多功能智能农业无人机等领域取得关键进展,承担了当地中小型企业无力独自进行的产业装备数字化任务。

产教协同育人的成效也逐步显现,2017年来,团队指导学生参与机械类学科竞赛,共获省级以上奖项99项,实验室几乎每名学生手上都持有专利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渐成共识之后,各方开始着力解决产教“合而不融”“校热企冷”的问题。

2018年,从吉林大学毕业的范秋月博士来到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任教。在龙岩市、龙岩学院联合组织的“百名教授博士进基层”活动中,她走访了解到,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急需对生产的机械属具进行焊缝超声无损检测。这与她的研究方向恰好匹配。

本是产学研合作的好机会,但企业迟疑了——青年教师没有经验,研究能保证出成果吗?研发投入会不会“打水漂”?

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龙岩市于2017年设立奇迈科技创新基金,按“政府引导、联合出资、扶持企业”的原则,由龙岩市科技局、龙岩学院、相关企业各出资三分之一,用于支持龙岩市企业联合龙岩学院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以解决龙岩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

奇迈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打消了企业的顾虑。在经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后,范秋月与龙合智能合作的项目《金属结构焊缝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顺利立项,获得奇迈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在此基础上,双方合作共建的“福建省焊接质量智能评估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政府部门对立项的项目进行把关,确保其具有技术创新性、紧贴地方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只需出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技术创新风险;而我们青年教师也获得了成长锻炼与积累经验的机会,一举三得。”范秋月说,得益于基金的“撬动”作用,前来寻求合作的单位越来越多,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获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立项,获经费资助500余万元,开发成果转化产品2项,获批发明专利4项。

截至目前,龙岩学院以奇迈科技创新基金为载体,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项目达123项,累计帮助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22件、实用新型专利62件,制定企业标准7个,申请软件著作权32个,开发新产品39个、新工艺14个;助力106家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

“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了老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了适宜龙岩产业发展的本土技术人才,同时也将行业企业的专家请到大学课堂上,为学生们带来更具实操性的案例教学,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帮助更多学生了解企业、深入企业、融入企业,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龙岩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周江聪说。

如今,在福建山区,一条校地互相成就的路径逐渐显现——“家门口”的大学正主动走出“象牙塔”,把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新“人才经”。

记者手记

多方发力,共同推进山区育人留才

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苏依婕 徐文锦

地方要发展,人才是资源。

教育,不仅仅限于书本课堂。“打开校门”办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拔高到同专业教育相当的位置,并为学生“双创”提供服务与引导,学生方能打破惯性思维,放手去闯、去拼搏。课堂,不仅仅只在校园教室。培养能够适合地方发展需求的人才,课堂可以在茶山、在田园、在工厂,也可以在虚拟网络上。沉下来、钻进去,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把理论认知转化成实践经验,进一步运用所学技能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省内三所高校提供了山区育人留才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应该看到,山区高校还面临着办学发展的“窘境”:一方面是自身底子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升;另一方面,受山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学校在向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过程中可获取的办学资源有限,还有不少困难和瓶颈。

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素之一。利用好本地高校资源,探索人才就地转化路径是山区念好“人才经”的“关键一招”。

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山区高校更须创新思维理念,在“拥抱地方”中寻觅发展新机。山区高校需要适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主动多方位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实践,而地方政府、企业也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更加注重建立育人、用人、留人的长效机制,尽可能为各方发展提供多赢舞台和机会。

当前,我省正着力构建产教融合联动机制,遴选建设20个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1个现代产业学院,实行“项目制招生”“订单式培养”,引导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师生全过程参与研发项目,以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省内山区高校,对于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试验也应当开启新模式、开辟新格局。我们坚信,随着产教融合的日益深入,山区育人留才创业的探索之路将越走越宽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也会越来越显著。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