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制定反映城市发展建设目标和实施状况的量化指标,不断发现城市发展建设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南平作为山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弱、底子薄、城镇化率低,公共空间、停车、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县(市、区)城市短板突出,县级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底数不清,城市更新没有计划。因此,以城市高质量体检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南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推进,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提出工作要求,并将城市体检工作列入“三争”行动和“五增”目标考核内容。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跳起摸高,主动承接省级城市体检试点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城市体检,将城市体检作为补齐短板、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以高标准城市体检引领高水平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高标准、真体检,摸清城市“病灶”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三个突出” 精准查找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持续提升全市城市建设品质。
一是突出“专业标准”。对标住建部公布的体检指标,围绕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民生关注的热点,构建“68+39”共计107项的南平市城市体检特色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南平山地城市、双世遗城市特色自然本底,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夜景照明、低碳发展等特色城市建设发展需求。
二是突出“系统梳理”。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产城融合等各项因素,结合各县(市、区)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实际,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全方位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不足,提出务实举措建议,确定差异化体检定位,推动城市体检与各地发展有机接洽。如武夷山、邵武、光泽、浦城、松溪、政和等,在城市体检标准梳理上更多与江浙沪地区对标接轨;延平、建瓯、顺昌等重点围绕融入福州都市圈目标,在城市体检中更加注重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转移、产业配套、人口聚居、功能互补。
三是突出“问计于民”,针对以往城市建设中民生参与不够的问题,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调查分析群众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满意度,查找群众感受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将调查结论和有关建议纳入城市自体检报告,推进项目谋划生成,着力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问卷2万余份,收集群众意见300余条,帮助发现阻碍城市发展的“病灶”;各县(市)均已完成城市自体检并出具报告,市本级(延平区、建阳区)率先开展新一轮城市自体检。
高要求、准落图,用好体检成果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构建城市基础数据,建立数字可视化展示技术实现三大创新,直观描述城市治理问题形态及其属性,持续提高城市问题化解的精度与科学性。
一是创新指标体系“一张表”。坚持“无体检,不更新”,各县(市、区)认真对照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标准,全面分析评价城市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底线管控、提高效能、转变方式等方面的短板问题,依据体检报告给出的城市现状分析和工作建议,提出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意见和建议,共梳理污水处理、市政道路、交通停车等241个城市短板弱项问题,基本摸清城市“病灶”。
二是创新空间格局“一套图”。在全省率先探索“城市体检地图”制作和运用,突出“可视化落图”和“信息化”,通过将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在GIS平台上精准落图,利用体检指标进行空间上的分析评估,把城市各类问题的点位、范围和严重程度,通过图斑叠加、颜色深浅直观反映,优化提升城市“画像”能力,实现对短板、问题的精准“定位导航”。同时,在全省率先实行城市体检与CIM平台建设一体化推进,形成有时空点位表达的可视化界面进行展示,推进城市体检评估数字化、智能化。
三是创新工作任务“一清单”。结合“三化五定”闭环管理机制,对照指标体系和数字地图,各县(市、区)逐项列出城市优化布局、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底线管控等方面短板问题,形成“问题落图—项目生成—项目评估—地图更新—问题再落图—项目再生成—项目再评估”全过程循环。在了解短板弱项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科学编制3-5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制定2023年度城市更新实施计划,有计划、分批次谋划城市更新项目。
高质量、深谋划,加快成果转化
聚焦城市“病症”,坚持以城市体检引领城市更新“南平实践”,逐步形成以城市体检促进项目转化,推动城市更新的工作闭环。
一是专班谋划体检项目。依托市城市建设品质提升指挥部办公室,抽调住建、城管和部分县(市、区)城建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指导各县(市、区)认真对照各项城市体检指标,依据体检报告中提出的现状分析、短板问题,并按照“三个必须”要求(项目谋划必须对应城市体检问题、项目对接必须及时到位、项目实施必须滚动接续)不断充实项目库内容,目前全市通过城市体检,已初步谋划城市更新补短板项目1851个,总投资3107.17亿元,年内计划实施934个、计划投资334.07亿元。
二是靶向指导政策研究。组建干部政策研究工作组,不定期学习国家最新政策,结合中央《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等最新政策和南平市近3年上级资金申报情况,详细梳理分析城建领域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从申报项目所需条件、有关工作要求2大层面10个方面对政策投向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让项目与政策对接更加精准。上半年,全市专项债储备项目审核通过率达79.2%,居全省第一;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27个,居全省第一;获批债券资金额度166.2亿元,为历年之最,居全省第三。其中,城建领域累计争取政策资金76.16亿元,为2022年(49.88亿元)的152.69%,占年度资金争取目标(50亿元)的152.32%。同时,坚持国企运作和融资,保持、加深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联系,争取更多授信和贷款。
三是有效转化提升品质。将城市体检工作与城市更新、品质提升相结合,用城市体检结果指导城市建设。上半年,全市共策划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704个,项目生成率108.9%,排名全省第二;累计完成投资223.6亿元,投资目标完成率69.4%,排名全省第一。同时,启动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样板、县城更新建设样板、完整社区建设样板、智慧城市建设样板、城市体检样板等“5+1+1”示范样板工程,集中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样板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彰显提升成效和南平特色,5个省级样板工程完成投资12.5亿元,投资完成率65.1%,排名全省第二。(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闽北日报 张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