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州“爱心茶摊”迈入第十年。本周,由福州市委文明办、市总工会、市城管委、福州晚报联合主办的“爱心茶摊”活动,开启今年首次公益送水线下活动。
20日上午,由活动主办方和爱心企业工作人员等组成的送清凉小分队,先后走进六一路上的两个地铁建设工地,为一线工人送去10000瓶瓶装水、200份清凉礼包和100份茉莉花茶饮品。接下来,参与捐水的爱心企业将与主办方还将募集到的瓶装水陆续送到一线。
今年“爱心茶摊”,推出“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线上公益募水行动,呼吁更多爱心商家和市民关爱户外劳动群体。连日来,线上公益募水行动反响热烈,许多参加过“爱心茶摊”活动的爱心企业和个人踊跃加入“送清凉”队伍。还有新朋友拨打福州晚报新闻热线,表示愿意出钱出力,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清凉。
据初步统计,截至21日,全市现有“爱心茶摊”供应点位超1300个,参加活动的爱心企业超60家,募集到的首批“爱心水”已超20万瓶。
你爱上福州城的原因是什么?
是充满底蕴的坊巷街区?是推窗可及的满眼绿意?还是蜿蜒缠绕的江河湖海?
这个夏天,也许很多人会回答,是因为一杯爱心茶。
从数百年前盛行的民间“施茶”善俗,到今年“爱心茶摊”品牌推出十周年,供应点位超1300个。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名又一名普通群众不仅是受益者,更成为发起者、参与者、助力者、传播者。
回过头来看,“爱心茶摊”品牌之路背后,是一个个生动的人、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而这恰好是当今社会最能抚慰人心的。对有福之州而言,一杯杯爱心茶让人与人产生了连接,并以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让无形的“文明”与“爱”变得可感可触。如何打造出更多这样的品牌。
传承:从“施茶”到“爱心茶摊”
“爱心茶摊”能成功走到第十年,究其核心的品牌竞争力,离不开“传承”两个字。在闽都文化专家看来,“爱心茶摊”正是福州对“施茶”文化的传承。
在福州,有不少地名和“施茶”善举有关,比如茶亭。据《榕城考古录》记载,茶亭原扼在台江入城的田间要口,有僧人夏季为过路人设置凉亭,提供茶水,免费供应,由此得名“茶亭”。
老福州陈华已到耄耋之年,对福州消夏供茶的民风习俗深有感触。在长乐乡下长大的他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经过山道村路都有善人提供免费茶水,让人小憩消暑。
“旧时福州的茶摊遍布大街小巷。明末清初,老福州茶摊文化达到鼎盛。”福州民俗专家方向红说,数百年前,老福州茶摊就是惠民之举,人们在此品茗、休息。
新时代,这样的茶摊文化得以延续。2009年,在福州市著名民俗专家方炳桂的支持下,“南仙狮子头”茉莉花茶第七代传人翁文峰按照老福州茶摊模式,开办南仙茶摊,每周一次免费向市民供应茶水,交流闽都文化。
2010年,商户叶小弟在游人如织的三坊七巷支起“爱心茶摊”。与南仙茶摊交流文化的功能不同,叶小弟的茶摊主要面向环卫工人、外地务工人员等,为他们提供歇脚饮水的便利。
善举有滚雪球般的感召力。2012年,春伦集团在江滨路上探索设立爱心供应点,为夜晚来江边乘凉的市民送上一杯茉莉花茶。而后,他们还在鼓山为过往游客提供解渴的“爱心水”……
随着一个个爱心人士、企业自发加入,“爱心茶摊”理念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2014年,福州晚报联合市委文明办、市城管委推出“爱心茶摊”公益品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爱心茶摊”活动全面铺开。
7月12日,今年“爱心茶摊”活动正式启动,首日即募集超10万瓶“爱心水”,号召力可见一斑。
从数百年前的“施茶”,到翁文峰开办南仙茶摊,再到叶小弟支起爱心茶摊、春伦集团设立供应点,再到媒体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公益品牌,随着时间流逝,传承下来的“善”字,成为“爱心茶摊”能够续杯至今的关键。
求变:从爱的理念到全民的行动
站在十年的节点回头看,“爱心茶摊”能被认可,因为不是“一次性”的形式主义,而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并能始终听见群众的声音,在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让我们一起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一杯清凉!”围绕这样质朴有爱的理念,“爱心茶摊”向社会发出招募时,许多热心市民、企业拨打新闻热线报名参与。有的捐水捐款,有的支起茶摊……2014年活动启动的第一个月,就有数十家爱心企业和单位、个人加入“爱心茶摊送清凉”队伍中来,爱心茶摊供应点突破百个。
后来有人问,除了街头巷尾,在车站、景区,能不能设置摊点?可以!在市委文明办等部门的号召下,“爱心茶摊”商户队伍不断扩大,市总工会等群团组织、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公园内、道路旁、火车站、职工服务站、窗口办事处、乡村里……眼下,福州的大街小巷涌现出1300多个爱心茶摊点,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还有人问,除了夏季,冬天能不能也为需要的人送一杯热茶?可以!在博方堂门诊部,“爱心茶摊”全年不打烊,茶桶里的草药茶会根据气候变化进行调整。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宝锐牛角梳门店,“爱心茶摊”同样全年开张。门店负责人刘铁光说,今年春节游客非常多,不少人路过店门前的“爱心茶摊”,会停下来喝杯热水,“最多的时候,店里一天接待数几千人次的游客,我们的爱心茶送出去不少,生意也更红火了。”
去年底,“爱心茶摊”首次开启冬日送温暖活动,再次吸引众多爱心企业参与,在一杯杯冒着热气的姜茶中,一份份爱心在全社会传递。如今,“爱心茶摊”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已成为福州的固定动作。
甚至有人问,在茶水之外,还有什么?在摊点,摊主还为群众提供了福水、福茶、医药箱、手机充电、临时休息、饭菜加热等免费服务。不少爱心茶摊点更推动有关文明窗口行业单位和新时代文明中心(所、站)开展扶弱助困、宣讲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
“小小的茶摊从服务高温劳动者出发,到今天涌现出更多的创意与公益服务方式,获益人群越来越广。”福建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晓慧说,这样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是许多志愿活动可以借鉴的。
合力:从直面问题到逐步完善
“爱心茶摊”能够越来越火的原因,是从组织者到参与者,都把自己摆在了“主人翁”的位置,拿出了“刀刃向内”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摆在店外免费的爱心茶,算不算占道经营?”这个问题曾经令春伦集团企划部经理杜禄文困扰许久。摆在店内,市民怕进店就要消费,摆在店外,又有占道经营之嫌。得知情况,城管提出解决方案。“‘摊主’只要张贴统一的爱心茶摊IP标识,规范摆放爱心茶桶,并通过主办单位报备后,则会得到属地城管执法人员的支持。”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
“有的摊点乱收费、态度差,要去哪里反映?”不推诿、不隐藏,今年市委文明办等主办单位将推出茶摊管理公约和细则,未经授权,任何单位不得私自使用爱心茶摊IP标识。同时,茶摊增设二维码,市民游客可以通过小程序,提出投诉建议。茶摊若被市民游客投诉,将摘牌整改。
“今天有爱心水,明天不提供了,岂不是白跑一趟?”面对顾虑,“爱心茶摊电子地图”上线,让有饮水需求的劳动者和市民能够快速找到街头的爱心茶摊点。
这十年,“爱心茶摊”不断查缺补漏,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大街小巷的“爱心茶摊”呈现雨后春笋之势,社会各界对此也有了更多期待。
今年市两会,市政协委员陈琳建议,可以将“爱心茶摊”的“夏送清凉”和“冬送温暖”活动作为宣传闽都文化的一个平台,结合传统文化节日,开展以“送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会场之外,一个个市民的声音也陆续发出:“茶摊要规范器具,既让人一眼辨认,又可以让福州‘爱心茶摊’更具品牌效应”“将‘爱心茶摊’编号,更便于管理”“乡村公共文化场所需要更多‘爱心茶摊’的入驻”……
当一座城市想做好一件事,每个人都在努力。
传递:从无形的爱到可触摸的文明
一张方桌,小小茶桶,能触动人心的,最终还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们发现,当一个个与茶摊有关系的人开始讲自己的故事,无形的“爱”通过有形的“茶摊”在人们之间传递,变成可以触摸的“文明”。
“在店门口摆茶摊不是搅黄了自家生意吗?”
“做公益,不要用钱来计算,我收获的是获得感、归属感。”
2011年,福建宏凌达保安公司总经理余林波在叶小弟店铺第一次看到爱心茶摊时,很不理解。12年后,他自己对曾经的疑问给出了回答。
2018年,在叶小弟的号召下,他与三坊七巷周边众多商户共同加入“爱心茶摊送清凉”活动,开始投身公益事业。“大家聚在一起,让福州变得更有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融入了福州。”余林波说。
在福州南车站派出所,民警许超在值班时喜欢观察来茶摊接水的旅客。在一个个纸杯的传递中,她回想起暖心一幕。“有一次我在附近站岗,没想到,群众给我递了一杯‘爱心茶’,感觉真的很温暖。”
3年前,许超将爱心茶摊引进车站,初衷是为了服务旅客。现在,茶摊不仅陪伴南来北往的旅客走过四季,也成了温暖车站一线工作人员的“加油站”。
关于爱心茶摊的温暖故事,在很多人身边上演。在状元台茶业通湖路店,72岁的林依姆出门在外渴了、累了,总能及时喝上一杯“爱心茶”;在仓山金山大道心仪客家餐饮有限公司“食牛坊”,绿豆汤、降暑石花冻、鱼腥草茶、冰镇矿泉水……环卫工人李云每天都能收获不同的解暑良方;在妃轩珍珠专卖店门前,夜班的哥孔师傅总会在开车间隙来接一杯茶;在北京,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在春伦集团北京西站、北京马连道茶城等分店喝到来自福州的爱心茶……
一股股暖流,在茶汤中流动,人与人的感情,在茶摊里升温。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小温暖,汇聚成文明的甘泉,浸润到每一个普通的福州人心里。我们相信,以创建“爱心茶摊”为案例,福州未来会涌现更多的品牌,传递更多温暖和爱。
爱心期待“拼多多”
“爱心茶摊”遍地开花,是福州这座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突出见证。从数百年前的“施茶”,到如今的“爱心茶摊”送清凉、送温暖,福州真正留存的,是每个普通人助人爱人的善意和乐善好施的社会风气。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仅仅体现在道路宽敞、交通有序、街道整洁等硬件建设的提档升级上,更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增强、幸福指数提升。“爱心茶摊”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拿出精准有效的文明创建的“解暑”小举措,方能赢得群众支持。
“爱心茶摊”为城市注入了文明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福州人的文明有礼,也探寻出文明实践的“福州路径”。同样作为文明品牌活动,福州还有“拗九节”“高考直通车爱心送考”等,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找准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热点”“焦点”“难点”,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文明创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程,营造互帮互助温暖家园,群众彼此间互相关爱,共同进步,才是温暖城市的图景,才是文明家园的描摹刻画。
爱心期待“拼多多”。城市,因为市民彼此间互帮互助而温暖如春。只要爱不下线,文明就永不缺席。(福州日报 林榕昇 谢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