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7月18日讯 “口袋公园”虽小,装下的却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近年来,南平市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丰富城市居民休闲空间,培养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居民对休憩环境与健身娱乐的多样化需求,城市的“颜值”与“内涵”实现双提升。
“口袋公园”让废弃地变成打卡点
“这里原来是一座废弃球场,被居民用于堆放废弃物、停放车辆,导致杂草丛生、卫生环境脏乱、蚊虫滋生,谁也不愿意经过这里。”杨东社区党委书记林凯介绍道,通过规划建设口袋公园,修建古色古香的颐和廊,这处原本人人嫌弃的废弃地完成华丽转身,成为周边市民竞相打卡的热门地。
“口袋公园”漫步道 南平市委文明办供图
在建阳区西桥新村及塔山路口片“口袋公园”建设项目中,设计师更是绞尽脑汁挖掘城市道路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通过星星点点的绿化改造,因地制宜增设运动、健身、休憩、游乐等设施,家门口的小公园不仅是社区居民的最爱,也是城市中一道道亮眼的风景。
“口袋公园”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这次回来真是眼前一亮,与我印象中小区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这个精致的‘口袋公园’让社区一下子就有了生机和色彩。”回乡省亲的居民季女士对南铝社区的变化尤为惊喜。
延平区南铝社区是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龄”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前,这里拥挤、脏乱,显得老气横秋,没有生机。2022年初,该社区改造被列入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省级十大样板项目之一,社区里的闲置绿地提档升级为“口袋公园”,不仅实现绿化美化,还修建了韵味十足的休闲凉亭,为居民打造出一个小而美的休闲空间。
延平区南吕社区改造后的“口袋公园” 延平区委文明办供图
在其他一些老旧小区,设计师会根据不同需求叠加休闲、健身、娱乐等场景功能,让公园形态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一个个功能各异的口袋公园让老社区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孩童撒欢的乐园,老人集聚的福地。
“口袋公园”让小家融入大家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发生在我们闽北的红色小故事,故事很短,却是非常感人……”一堂生动的小院党课吸引不少居民驻足听讲。
依托“口袋公园”,延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开了新思路,把“小院党课”搬到公园廊亭等群众聚集地。如今,杨东社区这个面积仅有4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已经成为理论宣讲的主阵地之一,社区的老党员、老战士轮番上阵,把一堂堂“小院党课”讲得有声有色。社区为了鼓励居民走出自己的“小家”,融入社区的“大家”,还会组织开展宣传宣讲、睦邻拔河赛、包粽子包饺子等活动,增进邻里友谊,建构和谐社区。
“口袋公园”漫步道 南平市委文明办供图
南平市在“口袋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域一盘棋,以增强公园绿地的便民性、可达性为目标,广泛听取市民的建议和意见,将公众智慧融入设计方案,补齐城市公园辐射空白,力争“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截至目前,城区累计各类特色口袋公园27个,面积达104200平方米,初步营造出“城在园中建、人在园中居”的良好氛围,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南平市委文明办 南平市城市管理局 吴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