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城市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中,容易被遗忘的犄角旮旯,常常藏着一些不好建、不好管、不好看的“边角地”,久而久之,这些“边角地”就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城市建设的“薄弱区”、城市治理的“老大难”。此类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城市的“颜值”,也拉低了城市的“品位”。如何处理好城市的“边角地”,摇身变成小公园、小广场、小绿地、小长廊、小景观、小微型停车场……以至于成为“城市主人”家门口的“小美好”,无不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和担当。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不可讳言,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的时代一去不复还,向城市中的“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说声“拜拜!”必须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开发”,进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不是靠口号建成的”。城市建设发展不能像踩西瓜皮一样,滑到哪儿是哪儿,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惟此,才能绣出城市品质、擦亮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
每一种扎根土地的深耕、都是对城市未来的敬意,每一次不畏挑战的果敢跨越、都怀揣着对城市生长的美好向往,而每一个撼动时代的规划、都影响着城市格局的变迁。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更新”,从追求“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这既是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尤其城市治理者,一方面,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是城市治理的价值旨归,前提和基础就是要确保城市居民能够参与城市规划、改造、生产和治理,实现政府、市场、市民等主体的共建共享。尤其是通过透明、规范、合法的程序规范城市权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尊重人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畅通表达渠道,积极回应关切,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树牢“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理念,做足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这篇“大文章”,既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又要体现地方特色、守住城市“灵魂”、留得住城市景观的“烟火气”,努力营造更高品质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不仅让市民“转角遇见美景”,也让“金角银边”摇身变成网红尤其游客“打卡地”。
一座城市的治理发展,“三分靠建、七分靠治”,建设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治理则是形象的维持者。因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画像,而不是一拆了之、久占不建,更不是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而是积极盘活更多现有资源,让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街巷边角地、居住区闲置地和零散腾退空间,通过场景营造、提质赋能,尤其通过不伤筋、不动骨的“微更新”“微改造”“微项目”,使城市里的“剩余空间”“被遗忘的角落”摇身一变“有里有面”“有形有神”“有态有效”的“金角银边”,真正成为“城市主人”停车、赏景、健身、遛娃的好去处。(泉州文明网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