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伯在修补鞋子
鞋子破了,到街角就能补;拉链坏了,下楼就能换;钥匙丢了,巷尾就可以配……这些“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及城市的快速发展,街头巷尾“小修小补”摊点越来越少,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刚需”得不到满足。不久前,商务部提出,让修鞋、补衣服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如何让“小修小补”行业有序经营、良性发展,为城市增添烟火气,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小修小补”,这些具有浓郁烟火气的便民服务,不知承载了多少泉州人的亲切回忆,也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
六旬老伯巷口修鞋 服务街坊邻居27年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泉州市区中山南路一沿街巷口,只见靠墙摆放着一台磨得锃亮的手摇补鞋机,旁边还放着钻头、锉刀、锥子、胶水、补鞋线……61岁的刘老伯正对着修鞋机,眯着眼,仔细地给一双女鞋上线。几分钟后,这双有裂缝的鞋子在他的巧手修复下完好如初。
除了修鞋,配钥匙、修包等在刘老伯这里都能做。他是安溪人,跟一名老师傅学会了修鞋,1996年经人介绍,他来到了中山南路这处巷口修鞋,从此便不曾换过地方。“早年修鞋算是一门赚钱的手艺,20世纪90年代时生意很好,修补一双鞋赚三块钱,月收入能有2000多元,凭着这门手艺足够养活一家四口人。”他回忆道,当时流行穿皮鞋,有些人的皮鞋底断了但鞋面尚好,就会拿来换鞋底,如今这类换鞋底的“大活”已很少,“多是鞋子开胶、破洞等,只需要上线、缝补、黏合就行”。
由于价格公道、手艺又好,他收获了许多回头客,今年67岁的王老伯就是其中之一。“家里鞋子坏了,需要配钥匙了,第一时间就想到老刘,我们相识也20多年,像朋友一般。”王老伯笑道,刚认识老刘时,对方还是年轻小伙,如今彼此都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
林海地去年搬到店铺里,提供补鞋、打钥匙等服务。
夫妻档多种经营 从摆摊到开店铺
2013年4月,刚搬进丰泽区祥远路附近一小区的陈娟需要打一副钥匙,她仅需走出小区大门便能找到一个摊点,后来还在这里补过鞋。隔年她搬到新房,便很少再回这个区域。直到今年6月,一双十分喜爱的鞋子脱胶,奈何家附近没有这样的摊点,她便来祥远路碰碰运气。让她惊喜的是,十年过去,修鞋的师傅还在老位置。
近日,记者来到陈娟说的这个摊点。原摊点在一个小区外墙处,墙上挂着一块罗列“自行车、电动车、修拉链、修补鞋、修补包、配钥匙”等诸多服务项目的牌子,摊点则搬到对面一间店铺里。50岁的林海地正在店内补鞋,除了老式补鞋机和修鞋的工具箱,店内架子上还有电动车轮胎等,店门口则摆着打钥匙的机器。
“我10多岁就出门做事,2000年回来泉州市区,最初在涂门街补鞋,后来长期在这里补,去年7月租下这间店铺。”他说,他们夫妇就住在旁边的小区,早上7点多开店,如果顾客有需要,会一直做到晚上10点。妻子也会补鞋。“不少顾客是光顾多年的熟客,即便已搬到城东、东海等地,还会开车把鞋子送过来。附近还有不少退休的居民闲时到我这里聊天。”他说,这些一直关照自己的熟客们,在他心里更像朋友,而不是单纯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