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聚焦小民生 彰显大文明——三明市深化“六联六建”机制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http://wmf.fjsen.com  2023-06-15 10:59:23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6月6日下午,阳光正盛。迈进三元区富兴堡街道富文社区乐龄家园门口,就传来了老人们欢快的歌声。在这个137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里,中医馆、西医馆、康复理疗室、日间照料室、文化活动室、慈善超市、餐厅、呼叫中心等一应俱全。

如此宽敞的活动场所,来源于社区共建单位闽西地质大队无偿提供的店面。完善的设施、丰富的课程,为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增色不少。近年来,三明市持续深化拓展“六联六建”机制,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扮靓了“城市更美好”这个“面子”,也做实了“人民更幸福”这个“里子”。

富兴堡街道富文社区乐龄家园

一场活动:共筑文明基因

时光回溯到1981年,为响应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提出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要求,三明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行动起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和美化环境活动,整顿市容、厂容、店容,投入爱国卫生义务劳动。

1982年,中央决定把每年3月定为“全民文明礼貌月”,三明成为活动试点,声势浩大的“五讲四美”活动迅速在全市展开。据记载,仅文明礼貌月期间,全市共出动1159辆机动车、16.86万人次,清除垃圾9467万吨,清理污水沟1.81万米,拆除违章搭盖1823间,搬走房前屋后煤堆643处,新植树木43万株。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三明市实行“门前三包”整治环境卫生,提高服务质量,逐步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购物难、如厕难、住房难、娱乐难等问题。

1984年6月,第一次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7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文明的三明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会议,将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向新高度,掀起新高潮,也奠定了三明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从那时起,精神文明就成为了三明最独特的城市基因、最亮丽的城市名片、最深厚的城市文化。

1986年,三明市探索总结了富兴堡街道“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科学文化联教、环境建设联搞、经济工作联抓”的做法,努力在改善软环境、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做文章,“六联六建”区域性精神文明共建机制迅速在全省、全国得到推广。

区域精神文明共建理事会由街道、社区居委会、辖区内的各单位和居民代表组成,各成员单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共建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从老难题到新难题、从低层次问题到高层次问题,通过“六联六建”一一化解,终于从量变带来质变。

富兴堡街道东霞新村敬德亭

一以贯之:共享幸福生活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就在几天前,富兴堡街道东霞社区东霞新村的“微网格”微信群里,几位热心居民发布信息,表示可以免费接送考生。这一善举,正是得益于“六联六建”机制的不断升华。

东霞社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规模大、人口多,且无物业管理。近年来,以“城市双修”为契机,东霞社区积极调动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助力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意见有人听、困难有人管、事情商量着办……和谐的氛围,让居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更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同时,在社区治理中打造“红色管家”队伍,注入了近邻互助、近邻守护、近邻共建管理新力量。

“作为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我们始终坚持传承发扬‘六联六建’优良传统,通过‘五讲四美三热爱’‘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富有时代特色的载体,为不同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鲜活的内涵。”富兴堡街道宣传委员黄泽宇如是说。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富兴堡街道,通过“六联六建”实现华丽转身的老旧社区不在少数。新南社区在积极改善各小区人居环境的同时,注重植入文化情怀,通过打造“时光记忆长廊”“共建文化墙”等亮点,将原轧钢厂、金叶复烤厂等一些老故事、旧元素融入“新小区”,增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唤起居民参与小区自治的内生动力。永兴社区聚焦群众关心的活动场所不足、业余生活匮乏等问题,依托共建单位市公路局开辟了公共休闲场所,在市老年大学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唱歌、柔力球等课程陆续上线,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肯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富兴堡街道采取“共建施策+对症制案”措施,着力打造“团结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回家有暖度、生活有稳度、小区有靓度”的“五度”小区。目前,共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个无物业小区均成立了小区自管会。

三元区红杏市场新貌

一体推进:共建文明家园

富兴堡街道的美丽蜕变,是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三明市充分发挥“六联六建”机制优势,围绕民生所需、群众所盼,汇聚各方力量,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城市文明程度如何,群众是最好的阅卷人。三明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着力打好城乡品质提升攻坚战役,抓好老旧社区“微”改造、畅通工程、园林绿地、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持续拓宽老人儿童微游乐场所改造提升覆盖面,不断完善风雨连廊、无障碍通道、长者食堂等温馨设施,开展加装电梯、物业管理、停车难等“五难”治理,让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走进三元区列东街道杜鹃新村,只见花园里的鲜花绽放,小朋友正在使用健身器材,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原来小区又脏又乱,下水道经常堵塞,气味难闻。现在小区、雨污管道、电线电缆、停车位都得到了改造,还配备了图书阅览室、小游乐园等设施,住着舒服多了。”居民吴女士告诉记者。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头万绪。如何充分汇聚民意民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列东街道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鼓励居民参与方案制定、工程进度监督。

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得民心、顺民意,列东街道通过入户调查、媒体宣传等方式,积极征求群众改造意愿。方案征询过程中,每天都有居民前来“提意见”。每当小区召开改造议事会,街道、社区、建设主体、居民等相关人员坐在一起,将收集到的疑问逐一解答、意见建议逐一讨论,不断完善改造方案,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农贸市场是一座城市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它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更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可不少老旧农贸市场存在整体环境脏乱差,业态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所在。

今年以来,三元区聚焦红杏市场等老旧农贸市场改造,广泛征求经营户和消费者意见,对照最新的文明城创建测评检查标准和“星级文明集市”建设标准,将摊位及地面、排水管网、卫生间、农贸市场内外店面广告牌等内容纳入改造提升范围,完善各功能区域划分,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2022年,三明市推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2个、新增停车泊位3940个、整治改造农贸市场22座、提升物业小区管理95个;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26万件。

聚焦小民生、彰显大文明。如今的三明,美丽抬眼可见,幸福触手可及。一幅更有质感、更有内涵的文明画卷,正在山城大地上徐徐展开。(三明日报记者 章龙 三元记者站 黄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