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数字化赋能”则为文明创建插上“智慧翅膀”。当下,“数字”触角已日渐延伸至宁德发展的方方面面,绘就了城市文明便捷、高效优质的发展新格局,信息化的惠民成果正一点一滴地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
垃圾分类
宁德“分”出“高颜值”
早上8点,家住东湖社区的刘大爷像往常一样熟练地将垃圾投放到垃圾屋内,干脆利落完成垃圾投放。“有了智能垃圾分类屋,不仅投放垃圾方便卫生,还能帮助大家养成绿色低碳文明的生活习惯。”刘大爷对智能垃圾分类屋赞不绝口。
蕉南街道纯智能垃圾分类屋。东南网记者 陈玲汇 摄
这座位于东湖社区的纯智能垃圾分类屋,不仅配备了灭蚊灯、臭氧杀菌除臭器、排风扇、冲洗设备,还可通过红外线感应实现无触碰投放,营造了无接触投放环境。
东湖社区智能垃圾分类屋。蒋爱清 供图
近年来,宁德市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屋建设,探索试行“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模式。据宁德市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蕉城区垃圾分类屋总数236座,其中纯智能垃圾分类屋114座,半智能垃圾分类屋83座,普通垃圾分类屋39座;东侨经济开发区普通垃圾分类屋138座,已投入使用122座。
水滴分平台
此外,为了让每一个居民都能加入垃圾分类新时尚,宁德市在2020年正式推出了“水滴分”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运行以来,探索形成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途径,实现“商家引流、居民获利、政府省投”的三赢模式。截至目前,水滴分平台合计注册用户26205户。
水滴分平台
在共创全国文明城,共促垃圾分类文明理念的大环境中,宁德市亮“滴水穿石”的精神力量,以“水滴分”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平台携手居民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地创建文明城市。
志愿点单
体验暖心“上门服务”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一条条增颜值、提气质的实践举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整个宁川大地。
“屏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
“上门询单、群众点单、站所接单、志愿派单”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服务就提供什么。老人需要关爱,学生需要学习空间,残疾人士需要帮助......面对众多志愿服务需求,宁德市各县(市、区)自主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小程序)平台,让群众来“点菜”,志愿服务小分队“上菜”,形成“群众点单,中心制单、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全覆盖、闭环式文明实践服务网络,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让群众通过“指尖”即可感受文明新风。
屏南县陈女士是一名残疾人,常年卧病在床,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又是聋哑人,家里的很多事务都无法处理。
“头发长了,现在天气暖和,捂得慌。前几天我用手机‘点了单’需要理发。”陈女士说,4月25日,几名志愿者来到陈女士家中,给陈女士和她的母亲理了发,还把她家的床单被套洗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记者从屏南县获悉,志愿服务平台设置了创建团队、活动创建、活动报名、群众“点单”、系统派单等功能,为县直部门和8+n志愿服务团队以及11个乡镇的文明实践成员提供文明实践活动信息化服务,能更好满足文明实践供需平衡,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线上线下互通互联。
在一份又一份“点单”“接单”的路上,宁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联盟单位接力奔跑,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群众满意常态化。
智慧管理
文明创建插上“智慧翅膀”
为破解文明城市创建中“感知不及时、监管不闭环、参与度不均衡”等难题,宁德市委文明办借助“智慧眼”“城市大脑”“随手拍”等平台,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文明督查、城市管理,人人争当城市文明代言人,以“数字”支持城市“善治”。
宁德市体育中心交流充电桩(慢充)。东南网记者 陈玲汇 摄
东侨开发区湖滨社区是宁德市首个“智慧社区”试点,高空抛物监测、“智慧停车”、“智慧养老”、“智慧用电”等已在社区铺开。“智”理让社区服务管理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宁德市体育中心直流充电桩(快充)。东南网记者 陈玲汇 摄
倡导绿色出行,践行绿色生活,一场由数字赋能的绿色低碳革命正在宁德悄然发生。据“电动宁德”平台显示,接入监管平台的新能源汽车累计节油量达到21007吨,累计减少碳排放34970吨,相当于累计植树31.45万棵。
卫生脏乱、车辆乱停乱放、杂物乱堆乱放……随着“宁德创城”APP智能管理系统和“文明宁德随手拍”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运行,解决民生难题不仅是“闻讯而动”,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堵点”“难点”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也拿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随手拍”在基层治理中帮大忙,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创城的热情,大大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