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泉州
东南公益回访困境儿童 十年关怀 三孤儿长成阳光少年
http://wmf.fjsen.com 2023-04-17 22:45:40 陈明华 吴嘉晓 潘登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培源

十年关怀 三孤儿已长成阳光少年 

东南公益回访一批困境儿童,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日前,东南早报、东南公益协会组织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走访看望了安溪县祥华乡的三名孤儿,给他们送去暖心慰问和关怀。从2013年春天起,东南公益协会组织爱心人士陆续开始资助这些孩子,他们当时最小的才五六岁,如今均已长成阳光少年,学习和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令人欣慰。

记者、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民警等前往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三个孩子 已成长为阳光少年

4月13日上午,《东南早报》记者、东南公益协会志愿者和祥华乡政府工作人员及安溪县看守所、祥华派出所民警等人一起,前往三个孩子就读的安溪新华都阳光中学,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三个孩子中,小涵、小成上初二,小堂上初一,三人个头相仿,看上去阳光健康。

校长陈剑平介绍,三名同学在校表现总体可以,但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他们都是建档立卡的困难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政府和学校都有一定的帮扶措施,因此在校学习、食宿都有保障。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学校还会帮他们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

随后,记者一行沿着崎岖的盘山路,驱车15公里赶到珍山村小涵家。2014年,记者首次探望小涵时,6岁的他和父亲、奶奶住在破旧的老厝中。由于老宅属于地质灾害点,前几年,在政府的安居工程和几位伯伯的帮助下,他们家建了一栋两层的钢筋混凝土房子。不幸的是,小涵的奶奶和父亲已先后去世,目前他跟着四伯一起生活。

“感谢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小涵,感谢濮记者对小涵的资助。”小涵的二伯、四伯等人一再表示感谢,并对小涵说:“这么多人关心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苏州爱心记者 持续资助10年

小涵的伯父感谢的濮记者叫濮建明,是《苏州日报》摄影记者,也是《东南早报》记者的大学同学,他已结对资助小涵10个年头。

2014年3月,泉州晚报社东南公益协会启动“‘圆梦2014’ 结对帮扶山里娃”活动,帮助山区孩子、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来泉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实现读书梦。当时,记者和时任祥华派出所教导员的陈烨烽一起走访了祥华乡珍山村多个困难学生家庭。其中小涵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出生后不久妈妈就离家没有再回来,奶奶和父亲身体又不好,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早报报道了小涵一家的实际困难,远在江苏省苏州市的濮建明看到报道后,联系早报记者表示要资助小涵。

濮建明回忆,虽然家庭困难,但小涵和奶奶看起来还是清清爽爽、蛮精神的,就决定帮助小涵,助力他的学习和成长。从2014年3月起,濮建明每月都会转500元助学金给小涵一家,持续至今。小涵也从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成长为读初二的大男孩。“他能够考上大学的话,我也会帮他。”濮建明说。

长期关注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当天,在派出所民警和校长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还走访了另外两个孩子的家庭。

初二学生小成家住东坑村,有姐弟三人,他是老二,和90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双亡,姐姐2018年便休学在家照顾弟弟和失明的奶奶。当时,东南公益协会志愿者同乡政府和村委会多次上门探望慰问,关心他们姐弟的成长。如今,小成的姐姐已订婚,弟弟上五年级,他们家也搬进了政府安居工程建设的两层钢筋混凝土房子。

家在祥华村的小堂现在读初一。由于是孤儿,他从小就和伯公、婶婆一起生活。2014年,小堂才5岁,陈烨烽在走访中了解到他因为没有户口面临上学困难后,多方协调处理,帮他办理了户口。当时,东南公益也组织爱心人士多次看望小堂,给他送去慰问金和衣物等。看到大家再次到来,小堂的伯公、婶婆热情招呼大家,一面介绍小堂的生活情况,一面感谢大家的长期关心。

走访中,志愿者给三名同学送上书包、书籍等学习礼包,爱心人士张注福送上了牛奶、面粉等生活物资,民警还和同学们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东南早报记者 陈明华 吴嘉晓 潘登 文/图)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