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南平
南平:将“金融活水”引入文明实践
http://wmf.fjsen.com 2023-03-30 18:24:00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郑正华

文明风3月30日讯  近年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立足金融服务主业,挖掘培育特色项目,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探索出一条金融机构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之路,有效提升文明服务水平。

聚焦“一县一品”发挥文明实践新功能

去年3月,兴业银行南平分行通过总分联动,协调多方力量,在兴业银行总行以及中共南平市委文明办、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办的指导下,与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创新打造武夷山市“三茶统筹”“金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为兴业银行省内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助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更好统筹发展。

武夷山市“三茶统筹”“金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立大会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供图

锚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发力点,引导金融资源进一步下沉县域,兴业银行南平分行拓宽金融服务思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将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融合,助推“一县一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除武夷山市“三茶统筹”“金融+”实践基地外,兴业银行南平分行还陆续成立顺昌县“林业碳汇”“金融+”、浦城县“稻产业”“金融+”、邵武市“氟新产业”“金融+”、建瓯市“竹木产业”“金融+”、建阳区“科特派”“金融+”、政和县“中国白茶”“金融+”等其他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实践中心为载体,进一步延伸服务“三农”金融触角,相关产业贷款均有大幅提升,精准赋能县域产业发展。

聚能“科特派” 凝结文明实践新合力

“兴业银行的‘科特派’专属金融服务专案构建了科技特派员、企业与金融机构共荣发展的生态圈,为企业的高速发展赋能。”科技特派员郑丽英说。去年10月,通过郑丽英推荐,南平市某生态农业公司从兴业银行南平分行获得10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暂时资金短缺的难题。2022年该行累计向科特派领办、创办和服务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88亿元,在南平科特派专项金融贷款中占比达64%。

阵地资源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如何发挥阵地资源效能,关键是要把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挖掘调动起来,形成整体合力。科技特派员制度源起南平,兴于福建,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新生力量。兴业银行南平分行探索“金融+科特派”服务新模式,为科技特派员及其领办、创办和服务的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激发文明实践新合力。

为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等科创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创设“科特派”专属金融服务专案。去年10月,该行还在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设立“科特派兴业驿站”,通过定期下派金融科特派服务专员,扎实推进农村金融科普工作,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田坎间,到村民家。

聚力“驻村干部”拓展文明实践新阵地

“让乡亲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能真正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是该行下派驻村干部曾年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7年底,曾年和主动请缨前往政和县大梨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带动下,2018年底,大梨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提前实现脱贫摘帽,曾年和本人还获得“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兴业银行下派村支书到吊瓜地里指导农户种植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

驻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乡村各项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7年以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连续选派多名骨干人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书记驻村、总分帮扶、资金捆绑”等联动机制,助力乡村发展纵深推进。

该行先后帮扶屏南县、光泽县、政和县、松溪县等挂钩帮扶村铺路建桥、挖沟修渠,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产业扶贫,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

聚势“保耕护粮”涵育文明实践新风尚

为响应南平市全面开展“齐心共耕希望田”的活动号召,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率先在延平区上洋村认种10亩抛荒耕地,担当“保耕护粮”使命,涵育文明实践新风尚。

该行通过深挖上洋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协助上洋村对撂荒地进行统筹利用,将一片片杂草丛生的抛荒耕地蝶变为种满玉米、空心菜、香菜等农作物的“希望田”。目前该行还着手采购鸡苗、鸭苗,以期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为提高广大职工“粮食安全”意识,该行还定期组织职工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参与复垦劳动,通过农耕生产等活动,体验农事、了解农业、感受农趣,引领“保耕护粮”新风尚。

下一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将继续完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抓手,构建助力新农村建设、新产业发展、新市民生根的“以一新带三新”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南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闽北日报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 许斌 杨文捷)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