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南平 > 建瓯市
建瓯:这位90岁老志愿者的“学雷锋故事”很动听
http://wmf.fjsen.com 2023-03-17 15:17:13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3月16日讯 万木林是闻名遐迩的生态文明典范、我国唯一以人工林起源的自然保护区。而建瓯市房道镇沶村是万木林的所在村。

时下万木复春披新绿。近日, 68年党龄 、90岁的沶村老志愿者杨思义仍精神矍铄地与志愿者、林业站技术人员杨培旭,对新建的红军桥的两旁风水林进行义务修剪,使红军桥与周边林木相得益彰。此前杨思义还为修建红军桥捐了款。

身体硬朗的杨思义因孜孜不倦学雷锋做好事,成了房道镇年纪最大、党龄最长的志愿者。从18岁当村儿童团团长开始至今,一直为家乡发展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并乐此不疲讲述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家乡故事至今已有70多年。

2021年他获得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在党50年纪念章,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南平市委文明办举办的2021年第2期“南平身边好人榜”评选中当选南平身边好人,2022年当选第八届南平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

万木林创始人杨达卿的后代、志愿者杨思义在直播讲解万木林与杨荣历史文化

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者

“万木林是我们沶村先人杨达卿建造的,他的孙子明朝内阁首辅杨太师杨荣也对保护万木林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自己也不知道为村里后辈和游人讲述讲了多少遍万木林历史。

“补上行动的短板,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福建一个村子,一条禁砍禁伐的祖训管了600年,造就了195公顷的万木林。”2015年5月8日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凝聚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三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家训有效促进万木林生态保护的成果写进,更是坚定了他讲述万木林历史故事,弘扬杨家祖训,宣传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信心。

万木林面积的增加他功不可没。他年轻时主动与万木林毗邻的几个村联系,成功做通相关人员思想工作,调出一些面积的山林归并到万木林,大大增加万木林面积,为巩固和发展万木林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做出历史性贡献。

他曾参与修缮万木林创始人杨达卿纪念堂;配合重建杨荣“清白堂”一座,该处现在是村老人活动中心;参与维修纪念杨荣的皇赐“登灜”牌坊,向有关部门申请报告要维修“登灜”牌坊,得到支持拨款维修;配合修缮好“弘农郡”祠,并在大厅内设杨荣文化版面;还积极协助将“万木林系列故事”申报成功第七批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9月,杨思义的演讲作品《杨荣家风家训要传承》获建瓯市首届精神文明方言宣传小视频比赛优秀奖。2021年3月,他还以万木林保护区老护林员身份接受了来自上级某媒体单位的“红心向党•我党的光辉照我心”大型宣传录制采访,以《话说神奇万木林》为题进行了仔细介绍。

“我在参与拍《神奇的万木林》电视剧时,充当万木林管理所所长的角色演员。前几年市里组织到沶村拍人文风光纪录片《神奇万木林》时,我也上了讲解万木林故事的镜头。”杨思义回忆万木林历史,开心说到自己也当过“演员”。

杨思义在讲解游击队革命故事

痴迷红色文化的热心人

“游击队队长黄垂明,上世纪40年代率领游击队伍在沶村邱岭等地一带活动。由16岁的李美英负责送信帮游击队做交通,送信、购买物资、照顾伤病员等工作”……近年来,沶村等革命历史被大力挖掘后,他又不遗余力宣传“红色故事”。

“如果这户人家不肯将10多平方米的地征用,我的18棵杉木地捐出,与这户人家的地对换,我的地就在这户人家的地后面。如果再不行,就直接建在我的地上,只是地点偏了些”……杨思义承诺为建设红色文化纪念设施捐地。为配合村里赶进度建设红色文化纪念设施,他与村干部冒着中午30多度高温,入户到农户家做动员工作、到村头实地规划、测量。在他亲力亲为支持下,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征地,签定了协议。

在挖掘中共福建省委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红色历史中,杨思义认真仔细向专题调研组回忆他所知的沶村红色历史,深入山林、农户家勘探、寻访,为沶村红色历史挖掘提供了珍贵资料。标识石建成后,他经常为党员、村里的下一代、游客讲述红色故事;为沶村红色纪念设施建设、全村发展提有益建议,利用自身威望配合镇、村宣传解释国家相关政策。

杨思义在宣传杨荣优秀家风家训和万木林生态理念

扎根乡村不说个人得失

杨思义扎根乡村,虽经历多个岗位,他一直扑在工作上,为此多次失去了上调的机会。

因1958至1960年连续3年减产,1961年沶村大队党支部打报告向公社党委要求将已任房道银行营业所会计的杨思义调回沶村任大队长。为家乡发展,他不说个人得失,答应就任。

沶村大队在杨思义回沶村任职后,经过大力发展后来有了3万多亩的山。为此县委办一位同志前来总结沶村大队发展林业生产的“十大成绩”。1963年,杨思义与沶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杨立兴出席省林业先进集体表彰会议,与时任省委书记叶飞、省长魏金水合影留念。

1964年,为了巩固沶村大队的红旗典型作用,他与其他同志发动各生产队从沶村的西坑垅起到水尾山上,大面积造林200余亩。同时在八角亭开垦荒山一片,面积400余亩。为了解决劳力不足的情况,组织成立“半耕半读”学校一所,招集人口多、劳力少,其子弟不能就读的困难户的青少年50余人入校。

1974年至1975年,他当选大队党支部委员,分管林业,兼林业员,主持大队开垦荒山种茶叶400余亩,并参与组织建立有50余人的妇女茶场一个。同年参与主持组织规划设计新建邱岭新村由8个生产队扩大为10个生产队,由村集体出木材,地基不要钱,建成了40多户人家的新村,以解决当时沶村本村村民孩子长大需分家建新房而地基少的问题。

他还主动与万木林毗邻的几个村联系,成功做通相关人员思想工作,调出一些面积的山林归并到万木林,大大增加万木林面积,为巩固和发展万木林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做出历史性贡献。

2001年,虽然他已年老,还是积极主动帮助沶村的贫困户杨下老拆危房,建新房。该户全家4口人,其中有2个是残疾人,房屋是墙倒靠桩,上漏下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为此,他发动大家帮助他家改善居住条件,参加设计督工,建好3个卧房,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杨下老全家人欢欢喜喜的住入新房过春节。

杨思义不仅能说会道,还会写一手好文章,时常为宣传推介传统文化整理文字材料,前几年还写出了一篇高质量几千字文稿。时下正在兴建的传承杨荣文化的方竹书院的历史典故介绍文章,他就受有关方面的邀请进行了第一手文字材料整理。

他和蔼可亲,为此一些青年、志愿者与他成了忘年交。村民杨建兴、杨爱娣在杨思义的感染下,近年来也成了村里的热心志愿者,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数十次。

杨思义崇德向善,彰显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了全镇学雷锋标兵,为弘扬文明新风树立了榜样,获得了党组织的认可和群众赞扬。如今杨思义成了当地街头巷尾热点人物。

“2022年杨思义当选第八届南平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后,镇、村干部专程到杨思义家中,送上他光荣当选第八届南平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的喜报和镇党委、政府的贺信,并大力宣传他的事迹,以此带动更多人学道德模范,争做好人,弘扬正气。我们将在适当时候举办杨思义事迹报告会,并建议将其事迹编入校本课程。”房道镇党委书记吕义德介绍。

(建瓯市委文明办 范小辉 杨超予)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