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new
微光成炬 薪火相传
http://wmf.fjsen.com 2023-03-04 09:25:35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雷锋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数十年来,学习雷锋精神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批先进典型——

微光成炬 薪火相传

雷锋(资料照片) 新华社

雷锋,一个光荣伟大的名字,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3月5日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采访福建省内不同年龄段的多位学雷锋代表,聆听他们接力践行雷锋精神的坚定心声、传承精神火炬的感人故事。

这些典型是全省无数雷锋式模范人物和学雷锋积极分子的代表,不论年龄、岗位、身份和具体作为,他们都共同诠释着一种永恒的精神—雷锋精神,展示着福建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践行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出台《福建省志愿服务条例》等法规制度,打造遍布城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构建点多面广的服务组织网络,推动全省各地、各行各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雷锋”。

目前,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674万、注册团体7.5万个,他们积极投身文明实践、疫情防控、扶弱帮困等各类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1.87亿小时,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岗位学雷锋标兵、最美志愿者和特色服务项目等等,推动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

福建省将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总结经验做法,持续推动学雷锋活动守正创新发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50后郭忠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2日一早,武夷山铁路派出所退休民警郭忠来到武夷山市立医院,为前来看病的患者义务导诊,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医保卡。这样的志愿服务,郭忠“一天都没有停下过”。

郭忠的热心肠是出了名的。1983年从警以来,他扎根山区小站,着眼安全宣传,维护铁路安宁。他每月巡查一趟84公里的铁路线路,对隐患问题了如指掌;他牵头录制方言和普通话两个版本宣传语,走村串户帮助宣传铁路交通安全。在他的努力下,铁路沿途乡镇政府还设立专项护路经费奖励村民,铁路沿线的治安一天天好转。

日常工作,他尽职尽责;志愿服务,他持之以恒。2012年,郭忠在武夷山车站候车室建立了“全国爱民模范郭忠爱心驿站”,积极为困难旅客提供爱心帮助。2020年,他牵头成立“郭忠志愿服务队”,已有40多名志愿者加入队伍。每周工作日的上午,志愿者会到医院帮助不会使用就诊卡的老人进行预约、充值。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郭忠还是个“献血达人”。1999年至2018年,他先后4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金奖”。

学雷锋更要学习他的方法,我一直坚持从身边点滴小事入手,留意观察需要帮忙的地方,及时伸以援手。”新一年,郭忠计划继续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方式,继续为市民带去更温暖的服务。

60后庄彩男

凝聚爱心力量 传递温暖真情

这几天,庄彩男正在策划为老人义剪等相关活动。作为三明市三元区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志愿者,每月15日,庄彩男都会在青山社区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免费理发,这一做就是整整24年。

1998年,庄彩男在青山二村党支部书记顾昌鑫帮助下,开了一间8平方米的理发室。“顾书记年纪大,行动又不方便,都能处处想着大家。我年轻,更应该为社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开店营业那天起,庄彩男就主动开展义务理发活动,并成为三明志愿理发第一人。

20多年来,庄彩男每月都会上门为社区几十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理发,还主动帮助他们擦身、换衣服,她的辛勤付出和真诚服务令老人们备受感动。据不完全统计,庄彩男每年服务达600多人次,24年共计约1.4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1600小时以上。

2017年4月,“彩男爱心公益联盟”成立,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主动参与,20家爱心理发商家加盟。志愿者分别入户摸底行动不便老人的信息,并为440多名困难老人汇总上门服务项目档案。如今,在庄彩男的带领下,每月志愿者都会上门为老人们提供理发、心理咨询、做家务等服务,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

“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下去。”庄彩男说,她会多做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70后林金松

只为心中那片海

光脚走在沙滩,捡起垃圾放入身后背篓……在福州市连江县黄岐镇,村民常常能看到在海滩上清理海漂垃圾的“背篓哥”。“背篓哥”名叫林金松,是连江县黄岐四海环保志愿服务队创始人。23年来,不论严冬酷暑,他都坚持在海漂垃圾清理一线,并号召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列,正如他的微信个性签名所言:只为了心中的那片海。

2000年,林金松背起背篓,走上沙滩,依靠双手开启了环保之路。每当看到村民把海边当作“公用垃圾桶”,随意扔垃圾时,林金松都会上前劝说。在他的坚持下,越来越多村民培养起不乱丢垃圾的生活习惯,海滩面貌逐渐改善。

“在那么大的海滩捡海漂垃圾,常常感觉自己像是愚公移山。”林金松深知做好这件事需要更多人参与。2017年4月,林金松结束10多年的“单打独斗”,牵头成立四海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目前拥有骨干志愿者60多名,举办了500多场环保活动。

此后,他带领队员组织开展“蓝海环保行动”,走进大街小巷发放宣传单、拉横幅、发放环保购物袋,身体力行宣传海洋环保。团队还积极同与黄岐半岛一衣带水的马祖开展合作,推动环马祖澳海洋生态保护行动开展,共同守护碧海银滩。

如今,林金松常常以“雷锋精神 由我传承”的口号带领孩子们进行志愿服务。今年,他将继续推动开展海洋生态环保净滩活动,组织海洋生态保护经验交流活动,为守护蓝色家园贡献力量。

70后刘龙清

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精一行

在毫厘间寻找证据,在细节中搜寻真相,一次次明辨真伪,一次次无偿鉴定,今年51岁的刘龙清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表现,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作为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刘龙清劳模工作室领头人,刘龙清立足法医岗位,开展包括无偿为刑事案件被害人进行鉴定、承担医疗纠纷遗体解剖和免费医疗咨询在内的一系列志愿服务,用专业知识帮助困难群众,化解了无数矛盾纠纷。

2005年10月,漳州一名新生儿因发热在医院输液三天后突然死亡,引发医患纠纷。解剖现场,正当医务人员都以为要先切破患儿心包检查心脏时,刘龙清说得先做个空气栓塞试验——他考虑患儿有可能因输液换瓶时被误输入少量空气致空气栓塞而死,若有水泡从水中涌出,可证实有空气栓塞。接下来的试验果然证实了他的判断。婴儿系空气进入心脏致死,与输液有关。院方心服口服,并向死者家属作了赔偿。

“那一天如果我没做这个试验,只要手术刀一切破心包,那几毫升的空气瞬间便不见影。证据没了,死因不清,责任不明,纠纷就会没完没了。”刘龙清深感医疗纠纷鉴定不仅考验一位法医的解剖水平,也在考验一位法医的智慧与责任。

铁肩担道义,妙手解纠纷。从事法医工作25年来,刘龙清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1260小时,审查、鉴定2.2万余件案件,无一错案,为群众节省鉴定费用500余万元,被群众称为“当代宋慈”。

80后张洁

愿做微光 照亮“村童妈妈”和孩子

走进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茶会社区的“村童妈妈”聚乐部服务站,记录孩子笑脸和快乐点滴的照片墙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两封用稚嫩笔迹写给“安娜姐姐”的信被精心装裱起来,引人注目。

安娜是“村童妈妈”聚乐部发起人张洁的英文名,孩子们喜欢这么称呼她。在这里,张洁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搭建课余交流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拓展视野;安抚孩子们因霸凌暴力受到的心理创伤,带他们走出厌学辍学的困境……80平方米左右的服务站逐渐成为孩子们的温馨港湾。

2013年,张洁从广州返回家乡福州推广社工事业,并发起流动儿童帮扶志愿服务项目——“菁英地带·同沐阳光”,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提供帮助。

她将服务范围从孩子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创办了为福州晋安区流动妇女提供生活联谊空间的“村童妈妈”聚乐部,定期举办有关妇女健康、情绪健康、亲子关系及文化交流的活动;请来老师,为妈妈们教授职业技能,帮助她们稳定就业。

“村童妈妈”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共举办亲子教育工作坊310场、社会融入服务活动165场,帮助55名下岗失业的困难女性再就业。张洁本人还荣获2021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称号。

“雷锋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它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我希望以力所能及的力量去传递和点亮这份爱。”张洁说,期待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将爱送到需要的地方。

80后陈伟琳

向善而行 守护畲乡家庭健康

1日一早,村医陈伟琳就背上药箱,为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村患有慢性疾病的村民进行入户健康随访和用药指导。

在后溪村,900多户3600多位村民的健康问题,全靠陈伟琳一个主治医师张罗。“一个电话,不管啥时候,小陈医生都会赶到家里来看病。”守护村民健康这件事,陈伟琳已坚持24年。

1998年从漳州卫校西医士专业毕业后,陈伟琳就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村民排忧解难。“不放弃任何一个病患,是医生的本分。”这是陈伟琳坚守的理念。驻村行医的这些年里,陈伟琳平均每天都要出诊四五次。20多年来,他累计出诊3万多次。

自2003年起,陈伟琳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今年是他参与无偿献血的第21年。“和生病的人相比,我们是健康、幸福的,如果再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幸福就会显得毫无意义。”陈伟琳说。

从20多年无偿献血,到关心关爱弱势群体,陈伟琳一直努力将爱传递给更多人。“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是大家从小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我们更要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它。”陈伟琳说。

90后柯晓力

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激励着无数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90后”姑娘柯晓力就是其中之一。

身为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员工,2009年以来,柯晓力尽职尽责做好儿童预防、体检、传染病上报等工作,目前主要负责肺结核管理事项,定期入户随访肺结核患者,同时认真开展好患者推介转诊、密接筛查、村医培训并参与儿童贫血管理、兵检等各项工作。

工作闲睱之余,柯晓力积极参与各项公益志愿者服务工作。作为惠安县薯花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她主要负责惠安县薯花文明小站中新花园站的工作,并开展扶贫助困、助学、助老、助残、文明劝导、公益宣传、应急服务等公益项目,深受群众赞扬。

危难时刻更显担当。“90后”是抗疫战场的生力军。疫情来临之际,柯晓力毅然投身防控第一线,在下班时间积极参加惠安县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为抗疫各项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从2013年10月至今,柯晓力累计参与项目106个,服务时长2883.65小时。

又一年“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柯晓力坚定道,“作为一个平凡青年,我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投身更多学雷锋实践,以青春‘小我’奔赴时代大潮。”

00后王智军

“小雷锋”胸怀大爱

捡拾垃圾、劝导交通、看望困难户……每逢双休日和假期,只要是与义工服务相关的活动,南平市建溪学校学生王智军都会踊跃报名参加,每月至少2次义工活动和其他临时公益服务,几乎占据了他的所有周末时间。

年仅15岁的王智军,不仅是南平市延平区义工协会中年纪最小的志愿者,也是义工协会中唯一一名志愿服务年限超过10年的未成年志愿者。

这些都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从邮递员到社会义工,王智军的父亲王桂武一直奔波在助人为乐的路上。并不富裕的五口之家,只能依靠王桂武一人的微薄收入支撑,尽管如此,他仍不改初心,坚持为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力量。

“父亲就是我最大、最好的榜样。”从3岁开始,王智军就陪着爸爸一起照顾残疾老人,他记忆里的童年时光,都是自己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随父母辗转于延平区内不同乡镇街道的场景。

“我在当义工期间,积累了许多学校里体验不到的经历,也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奉献社会的快乐。”王智军说,如今,他已经把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当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谈起未来,王智军坦言,希望能在公益这条路上踏踏实实前进,长长久久地奉献下去。

(本版文字均由本报记者 林清智 徐文锦 采写、整理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 提供)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