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在八闽大地持续兴起。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及其新媒体纷纷推出报道,讲述福建各地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宣讲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福建日报》2022年12月21日)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持续营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小切口”入手,让宣讲“接地气”。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时代在进步,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就是去以身边的每一个小小故事为切口,让党的二十大深刻内涵活起来。不少地方都组建了来自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的宣讲团,灵活采取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不断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
“多元化”入手,让宣讲“聚人气”。在宣讲过程中, 不仅需要突出机关、城乡社区、企业、校园等不同重点领域,还需要注重将工作触角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延伸,有力拓展了宣讲覆盖面,更是对宣传的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宣讲不仅仅是面对面地讲,创新宣讲载体形式,更可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千家万户。歌舞、小品、书画以及非遗项目等方式,都可以是宣讲的载体,潜移默化间让宣讲的内容能更好地被理解,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此外,更要通过解决好基层群众急难愁盼来带动“人气”。
“解难题”入手,让宣讲“冒热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基层开展细致、有针对性的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同时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将结合自身分管领域,带头开展宣传宣讲,同时采用座谈提问、情景对话、基层走访等方式,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的关切相结合,积极探索“订单式”宣讲,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学细悟笃行。
群众在哪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阵地就应该延伸到哪里。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把党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讲在田间地头,需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同安区委文明办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