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暨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一周年。近日,2022“名城保护·大家谈”在京以视频形式成功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已划定了四批次共49片历史文化街区,公布了三批次共1056栋(座)历史建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11月7日《北京青年报》)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中华文明传承。老城街区镌刻着一个民族千百年的记忆,延续着历史的经脉,存储着不可再生的人文生态以及城市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人与灵魂的生命遗迹。一座城市的存在与延续,是靠历史文化为积淀不断延伸的。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简单集合,也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路的交相辉映,它还应该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岁月痕迹、文化积淀,是一个民族赓续绵延的记忆载体。延续千年文脉、守护历史文化之魂。历史文化名城,是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瑰宝,是我们宝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包括历史遗产保护在内的文化保护程度。保护好这些一旦破坏便不可再生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
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载着城市的过去,彰显了城市特色风貌,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源源不绝的滋养。历史文化名城,它恰似一股从远古吹向未来的心灵之风。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优秀的传统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都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板块”。因此,每个时代都要在城市建设中留下自己的“年轮”,保存城市的记忆,这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需要。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留住文化的记忆。最终要实现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城乡建设应该在保护中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应当相辅相成,在建设中加以保护,并从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城,再到谋划整个国,贯穿着一条鲜明的脉络——重视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要把历史建筑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惠安文明网 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