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中山社区长者食堂举办活动。 中山社区供图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养老服务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针对立法调研中反映较为集中的老年生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纾困解难,力争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构建养老友好型社会,各地各部门都有什么样的举措?记者进行了走访。
破解用餐难 长者食堂受青睐
在福州,长者食堂已经成为老年人解决就餐问题的一个好去处。今年,福州市以长者食堂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长者食堂+学堂”服务品牌。在满足老年人一餐一饭需求基础上,带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记者从福州市民政局获悉,福州各个区县逐渐形成了具有福州特色的长者食堂模式。比如,晋安区近邻长者食堂(象园店)采用“中央厨房+社区配送”模式,推出全时段助餐服务,老人在家就可享用助餐志愿者送来的一日三餐;福清江阴长者食堂多渠道筹集资金,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花5元就能吃上午餐和晚餐。
目前,福建不少长者食堂在提供老年人就餐的同时,也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课程,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福州市鼓楼区中山社区位于闽越王城遗址所在地,社区还采用“室内课堂+户外研学”的教学模式,邀请冶山斈社社长陈元春带领老人们开展古迹游学活动。
据福建省民政厅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6月,福建省已建成长者食堂(助餐点)1474个。全省有39个市(区、县)实现长者食堂乡镇(街道)级全覆盖,占总数的47%。按照“办得起”“办得久”“办得好”的要求,到2025年福建省还将建设1000个以上食材可溯、服务规范、价格公道、安全卫生、老年人满意的示范性长者食堂。
破解出行难 优化交通出行服务
出行难也是困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年8月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求,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在福建省一律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半价乘坐政府投资建设的国有景区内的观光车、缆车等代步工具。
记者从省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获悉,今年1—9月,全省新增及更新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360辆,车辆新增更新工作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在福州,为了提升老年人乘坐公交时的安全性、舒适性,从2021年起,福州市要求各公交企业购置车辆时优先采用低地板公交车。今年以来,福州公交集团、康驰新巴士等公交企业新购置低地板公交车263辆,新增低地板公交车在新增车辆总数中占比达95%以上。
在厦门,今年以来累计更新97辆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其中无障碍公交车20辆,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厦门3路敬老公交线16辆公交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无障碍公交车,配置无障碍设施及爱心专座,方便老年人乘坐。
专家: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福建省老年学会会长甘满堂认为《福建省养老条例》坚持问题导向纾困解难,比较全面,效果值得期待。他认为,除了立法,还应该从思想文化层面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城市中的许多老人,收入还可以、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很需要孩子精神慰藉。”甘满堂说,子女们应对老人注入更多的精神关怀。此外,他认为上老年大学是解决老年人精神空虚的一种手段。“以福州为例,当前的老年大学几乎爆满,入学名额供不应求。”他建议,未来希望更多的老年大学可以办起来,如街道等也可以办起老年大学,规模大小皆可,以此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见习记者 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