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三明 > 沙县
“中国好人”郑寿儿:用爱为家人筑起“温暖港湾”
http://wmf.fjsen.com 2022-10-01 01:52:46 来源:沙县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兰楚文

郑寿儿老师在烹饪课上指导学生雕刻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在沙县区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离不弃,坚持悉心照顾重疾父亲和病瘫妻子34年,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和真情,让虽不富裕的家庭充满着温暖。他就是三明农校烹饪教师郑寿儿。

肩负重担托起家庭生活

一大早,郑寿儿像往常一样为瘫痪在床的妻子端来温水,浸湿毛巾,耐心仔细地帮她洗脸擦手。喂妻子吃过早餐后,他就开始着手准备一家人的伙食。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许多年。

等忙完手头的家务事后,郑寿儿有时会陪着妻子聊天,推她到户外走走,抽空打开电脑,整理即将出版的两本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教材。

1981年,高中毕业后的郑寿儿报考三明技校烹饪专业,毕业后,他来到原沙县政府宾馆成为一名厨师,然而生活却和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1987年,郑寿儿的父亲被诊断出膀胱癌,为了治疗,家里倾尽所有并举债,术后,父亲癌细胞继续扩散,长期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由于母亲年迈,照顾父亲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每天为父亲煮饭、洗衣、擦身。父亲生活不能自理,郑寿儿每顿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小勺一小勺地喂饭,担心父亲厌食,他就每天都变换着菜色和搭配均衡的营养给他做菜。即便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宁可自己节省一点,也要为父亲用最好的药。

也正是在这时候,他和妻子相知相识。“当时她也不嫌弃我穷,结婚的时候没有一间像样的新房,她会油漆,自己把老房子重新油漆了一下就结婚了,婚后和我一起照顾父亲,所以我很感激她。”郑寿儿回忆道。

2003年原政府宾馆改制,郑寿儿下岗了,凭借着好手艺,勤劳的他开了一家酒店,夫妻俩一起同甘共苦,一边照顾家里一边经营店铺,困难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在他长期精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情日渐好转,但好运依旧没能眷顾到这个家庭。

命途多舛从未轻言放弃

2002年2月,妻子被确诊得了脑部肿瘤,手术后偏瘫,左半身失去知觉,就连说话都困难。“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我真的有点撑不住,精神上的煎熬与经济上的窘迫让我很迷茫。”郑寿儿回忆道。

工作的忙碌、经济的压力和家庭的重担,让他感觉身心疲惫,但很快他就振作起来。“父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妻子不嫌我贫穷,和我一起打拼,放弃他们,良心过不去。”郑寿儿朴实地说。

就这样,他年复一年在工作和家人中辗转,用心照顾好父亲和妻子。工作之余,他就和他们讲社会上发生的趣事,周末有时还会做一些特色小吃和菜肴给他们品尝。

2008年,凭借着过硬的烹饪技术和良好的理论基础,三明农校找到郑寿儿,聘请他到学校担任烹饪专业教师。面对全新的岗位,他从头学起,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发挥在小吃制作方面的特长,编写了《沙县小吃制作工艺》等一系列教材、拍摄了几十种小吃电子教案,填补了沙县小吃培训教材的空白。

2009年父亲离世后,除了工作外,他把所有心力都放在照顾妻子身上。因为白天要上课,担心妻子感到孤独,他专门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教她上网购物。每晚把妻子照顾睡着后,他再继续准备第二天的课程教案。

忙碌的生活,让身边的邻居都心疼郑寿儿,纷纷劝他找个保姆,而他只是回答:“保姆代替不了亲情,还是自己照顾好,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这几年,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外,郑寿儿还积极参与到沙县小吃的培训工作中,先后完成5000多人次小吃培训工作,还多次参与中央、省、市等各类沙县小吃拍摄宣传,进一步扩大沙县小吃知名度。去年,他还以专家身份参与审定烧麦、扁肉、拌面等多项团体标准,为沙县小吃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孝老爱亲赢赞誉,小家大爱显真情。近年来,郑寿儿先后被评为沙县首届道德模范、“职工最美家庭”“福建好人”,前不久,他荣获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面对荣誉他表示:“有的人说我坚持了几十年太了不起。我觉得真的没什么,这只是作为儿子和丈夫的一种责任。”(沙县区委文明办 沙县区融媒体中心)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