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
“不节约就难受”是杭州浣纱路青年里社区毛大伯的名言。老人家里有四台空调,一个月电费却只花了86块钱。对此,一些年轻人表示不理解,认为在物质丰足的今天,过度的节俭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穷人思维,但老一辈人却觉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无论什么时候,勤俭持家的好习惯都不能丢。
节俭并非“穷人思维”,而是绿色思维、低碳思维。从物质的层面看,人的幸福感与资源消耗是正相关的关系,所有的享受都是由资源占有支撑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也让环境付出了代价。如今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发展,就意味着“节俭度日”。每节约一度电,都是为绿色发展做贡献。谁都没理由反对幸福,但谁都不应该追求浪费型的“过度幸福”。无论人们多么富足,浪费都是可耻的。因为,浪费掉的物质能源,并没有真正供人享受,只是白白给环境增添了负担。让“不节约就难受”成为普遍价值观,绿色、低碳才能大行其道。
物尽其用乃节约之道。与物质短缺的过去相比,现在人们的需求多能得到满足,甚至往往是旧的未去,新的又来。手机型号必是最新款,衣服首饰必是最时尚,“新消费主义”成为一些人的崇尚。尤其是网购的兴起,给采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淘来淘去,隔三差五就有快递上门送邮包。家里东一堆,西一堆,都是网上买来的。“买买买”,在不知不觉中,买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一种满足感,客观上造成极大资源浪费。过去,我们生产落后、条件艰苦,需要勤劳节俭;今天,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足了,同样需要勤劳节俭。物资匮乏的年代,节衣缩食是俭;物资富足的当今,物尽其用就是俭。节俭不光是钱的事儿,它是绿色低碳的应有之选。
节约也是生产力,抓节约就是抓绿色发展。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崇高品格。所谓持家有方,理应包括家无闲物,物尽其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细胞都节俭了,社会就不会存在奢靡享乐之风,绿色生活才能成为社会主流。当然,崇尚节约并非把“一张卫生纸擦后晾干再用”,只要不有违消费伦理,能用则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降低消费成本。涵养绿色自觉,为“双碳”目标作贡献,可以说是多赢之举,体现的是开阔淡定的人生哲学。(安溪文明网 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