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厦门 > 翔安区
文明直通车开进翔安面前埔村 送去文明“大礼包”
http://wmf.fjsen.com 2022-09-19 19:32:52 戴舒静 童心悦 来源:厦门晚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大礼包”送到群众家门口。陈嘉新 摄

拍胸舞表达丰收的喜悦。陈嘉新 摄

答嘴鼓表演《国家强 百姓富》。陈嘉新 摄

飘荡着果蔬芬芳的田野,祥和美丽的风景,脸上洋溢着幸福感的人们……作为厦门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同时也是美丽休闲乡村示范点,翔安新圩面前埔村无疑是很多城市人向往的好去处。

9月15日下午四点半,文明直通车开进了面前埔村,以鲜活、接地气的形式将文明知识、文明礼仪等文明“大礼包”送到群众家门口,激发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让更多人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活动由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日报社、翔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翔安区委宣传部主办,翔安区委文明办、厦门晚报社、新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承办。

【精彩】

精心准备多个节目 展现东道主的热情

当天下午4点半,面前埔村的三五丘七彩田园音乐响起。伴随着翔安著名的乐队“大地牧歌”演唱的《翔安志愿者之歌》,文明直通车进翔安第二场活动宣告启动。这是一首唱响翔安志愿者形象的歌曲,是由“大地牧歌”主唱阿木编曲,不久前刚正式发布。

作为东道主,面前埔村派出了该村著名的腰鼓队展现他们的热情。据了解,这支腰鼓队实力不俗,曾在全区腰鼓大赛中获过二等奖。整齐划一的鼓点,穿插变换的队形,面前埔人昂扬的精气神从中都可领略。

新圩镇最著名的“三子文化”,也有“两子”出现在了活动现场。率先出场的是能歌善舞的新圩嫂子们,她们献唱了富有新圩特色的歌曲《唱咱兜》,歌颂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

而淳朴憨厚的金柄汉子们也不甘示弱,在舞台上跳起了一支欢快的舞蹈——《丰收时节》,用这种源自田间地头的舞蹈自由地表达丰收的喜悦。

除了新圩人民准备的节目,有着“翔安金嘴”之称的答嘴鼓艺人郭建居也与他的搭档带来答嘴鼓节目《国家强 百姓富》,鼓励广大群众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起建设美丽的厦门”。

志愿者向市民宣传文明知识。陈嘉新 摄

当地群众踊跃参加文明知识抢答。陈嘉新 摄

【暖心】

答题可获蔬菜大礼包 现场志愿服务受欢迎

除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现场还有一个亮点,这就是文明知识抢答环节。因为这个环节的奖品非常接地气,且富有当地特色,那便是由厦门三五丘七彩田园公司免费提供的20份蔬菜大礼包。

据该公司负责人吴泗海介绍,这20份礼包各有6种蔬菜,分别为水果玉米、水果黄瓜、佛手瓜、长豆、葫瓜等蔬菜。其中,水果玉米和水果黄瓜是从闽宁合作共建的临夏基地引进的高原夏菜,也是东西扶贫的项目之一,品质上乘。

如此精心准备的礼物,自然激发现场群众的踊跃抢答,“我!我!”“这道题我会”……主持人问题刚说完,台下群众便纷纷举手抢答。很快,这些大礼包便被热情的群众“一抢而空”。“能欣赏精彩的节目,还能抢到原生态的蔬菜,今天这一趟没有白来。”面前埔村村民郭女士开心地说。

与此同时,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翔安祥和社工服务中心、微祥安志愿者服务中心和新圩未成年人保护站,也在现场为群众提供暖心的志愿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振奋】

富民强村景美人和 农民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

富民强村、景美人和。记者了解到,如今,以面前埔村为代表的翔安新农村,正满载着文明之果,汇聚文明力量,不断形成强大向心力,为乡村振兴增添“加速器”。

近年来,面前埔村以三色党建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创立“国企+民企”合作运营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蔬乡果镇”田园综合体,带来经济收益百万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年收入30570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3万元。

【点赞】

细耕文明沃土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

“百姓富、生态美、文化雅”。在帮助村民富口袋的同时,该村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定位,细耕文明沃土,滋养文明乡风,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出新出彩。

以特色农业为“媒”,面前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别开设了农产品爱心角,分别设于庄家宝蔬菜合作社、深溪篮球场文化服务中心、新圩镇振兴馆、三五丘幸福院。每年节日,爱心角都会开展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均可收获“爱心积分”,让爱心角传递温暖,实现“奖优助困”。

此外,为了让高龄老人和60周岁重点优抚对象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除法定节假日外,面前埔村幸福院坚持周一至周日每日为这些老人送餐。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连心结”,面前埔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主题活动,在为村民生活增添乐趣的同时,也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厦门晚报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童心悦)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