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漳州
漳州:社区治理,真心换来舒心
http://wmf.fjsen.com 2022-08-30 16:09:10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8月30日讯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末端,关系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今,漳州市各社区不断创新举措,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仅让城市“颜值”得以提升,更让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社区改造,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

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漳州坚持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对一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提升,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位于芗城区东铺头街道核心地段的人民新村小区就是其中之一。从过去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差的“人人嫌”,变成如今干净整洁、争先健身遛娃的“人人爱”。人民新村旧貌换新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话说——

小区居民王晓青:内心更有归属感。咱们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只是时间一长,小区逐渐失养、失修、失管,出现了环境差、配套差等一系列问题,变成了大家口中的“老旧小区”“脏乱差小区”。政府来改造后,拆除了违章违建,修复了破损道路,改善了绿地绿化,疏通了堵塞管道,整理了杂乱线路,还点亮了小区路灯,给小电驴装上了智能充电桩,建起了居民公园,不仅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更让我们从内心深处有了归属感。

小区居民钟瑞珠:加装电梯省了6万元。咱们小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将近700人,占小区人口的21%,“上楼难”变成大家以往唠嗑时常挂在嘴边的词,也是很多老人的一块心病。在小区改造中,施工单位重新规划地下管网,并特意给电梯井位留足了空间。改造后我们申请加装电梯才得知,因为前期小区改造的管线梳理和电梯井位预留,帮助我们省下了近6万元的加装费用,加装电梯后大家出行更方便。这样从老百姓实际需求出发的改造,改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小区居民黄美云:这里就是幸福之家。借着老旧小区改造这阵“东风”,小区楼下的车场被改造成集便民驿站、幸福大食堂、党群活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杂草丛生的闲置地被铺上了彩色透水混凝土、安装了健身器材。现在大伙儿健身遛娃有了去处,跳舞下棋有了场所,独居老人每天吃饭都不重样,每月1日和15日还有义工来为60周岁以上老人家免费理发。今年春节大家还组织了好多场文艺演出,所有演职人员都是咱小区的居民。大家都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幸福之家。

芗江物业许宝蕊:当好小区“大管家”。小区改造提升后如何维持?这是许多居民普遍担忧的问题。人民新村是我们芗江物业进驻的第一个老旧无物业小区,入驻后我们推出“先服务、后买单”模式,在把小区扫干净、摆整洁的同时,围绕“红色物业 城市管家”党建品牌,积极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设置“红色议事厅”协调业主与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许多业主的肯定。我们要继续当好小区“大管家”,真正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让改造后的美好面貌一直延续。

锦绣社区长者食堂广受社区居民点赞

社区治理既要建好更要管好。

龙文区锦绣社区智慧织“锦”,治理“绣”花。无论是引入或提升小区物业管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章立制,营造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居住环境,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锦绣社区长者食堂广受社区居民点赞

龙文区步文街道锦绣社区成立于2009年9月,下辖锦绣一方单个小区,总户数约为3450户,居住人口8000多人,外围商铺约145户。近年来,该社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福建省文明社区”“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漳州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称号,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满满的努力。

创设智慧平台,便民事通民心。锦绣社区开发运用“智慧芳邻”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优势,“六小时闭环”解决民生诉求,“指尖决策”维护共同权益,畅通社区、业主、物业三方联系,切实倾听民之心声,回应民之关切,给予民之便利。

打造便民圈子,助民乐促民亲。社区建设长者食堂,探索托幼延时服务“四点半课堂”,引入专业社工团队,用活社区文明实践站、亲邻广场、爱心驿站等便民近邻阵地,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囊括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以优质公共服务供给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党建引领,下足社区治理“绣花”功夫。锦绣社区用好志愿者、老党员和老干部等资源,以党建为引领,吹响集结号,汇聚治理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建“红色物业”党建品牌,实行物业公司管理层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社区物业公司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以“红色管家”的担当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健全治理机制,拓宽治理队伍,延伸治理内容,常态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漳州文明网 闽南日报)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