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新时代需要我们珍惜传统乡土文化的宝库,用好祖先留下的文化资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振兴乡村文化,滋养文明沃土,提升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近年来,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乡村文化的建设投入和利用程度不足,优质文化的供给欠缺使得乡村社会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公共文化生活变得贫乏,跟不上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步伐,形成“文化荒地”。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已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起来,提升乡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充分认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对于封建迷信、人情攀比等落后文化予以舍弃。要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能够持续浸润我们的思想。通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唤醒乡土记忆,以慰问演出、讲习活动等形式促进大家的文化交流,深入挖掘乡村中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还要依靠组织保障加大能人主体培育。文化转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党组织作为乡土社会的权威力量,有责任推动乡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树立忠诚奉献、积极有为的服务态度,不仅有助于乡风文明的建设,更能够引导群众共同学习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新时代乡贤文化,宣传本地历史人物事迹,通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比等方式加强全社会的参与度,倡导良好社会风气。举办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结合政策理论宣讲,满足群众日益多样的文化需求,鼓励和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建设乡村的服务平台,让离退休干部等人能够施展才华、回报故土,做到道德引领、弘扬良好乡风。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更要结合社会的前进方向做好创新工作。对优秀乡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并与现代文化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其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例如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进行差异化培养和岗位精准性配备,以更好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利用好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盘活乡村优秀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在家风家训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场馆设置合适的设备,丰富大家对文明乡风的体验方式。落实农村信息化建设,借助淘宝、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对外销售特色乡村文创产品,创新文化发展业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让每一个人都能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新征程。(长乐区委文明办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