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宁德
宁德寿宁:文明之风拂城乡
http://wmf.fjsen.com 2022-06-27 15:17:18 吴通华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玲汇

宁德文明网6月27日讯(通讯员 吴通华)在“乡村讲堂”,理论轻骑兵、乡村讲师团志愿者讲述寿宁红土地的故事;“红马甲”进村入户,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村头巷尾,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人们随时可以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陶冶心灵……

2022年12月3日犀溪“姐妹讲解团”在状元树下举办现场培训。王成 摄

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寿宁大地焕发勃勃生机,在宣传思想、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凝聚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阵地建设枝繁叶茂

节假日,在公益自然科普工作室,博士引进生张翔,正在给青少年讲授寿宁昆虫生态环境状况,引导青少年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为青少年接触自然生态打开了一扇窗户。这是寿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活动的一个缩影。

寿宁县以全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构建组织架构、拓展服务阵地、整合资源、培育文明实践品牌,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形成“三级联动”文明实践网格体系,打造“理论宣讲”“社会宣传”“科技科普”“教育服务”等8+N志愿服务平台。

2022年1月13日寿宁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郑永华 摄

“近年来,我们规范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做到有场所、有机构、有制度、有队伍、有计划、有活动,阵地力求做到有新意、有创意,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寿宁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寿宁县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实践所、206个实践站、15个实践点,推动打造了融合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阵地建设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新局面。

文明新风进村入户 

文化进万家,科技进农家。1月5日,竹管垅乡傍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茶叶种植培训班,邀请科技志愿者钟凤莲到场授课,解读有关扶持政策,详细讲解了生态茶园建设、茶园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措施等技术要点,并现场解答茶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6月19日,平溪镇上屏峰村举办首届“党群连心路2022年插秧节”暨寿宁县第七届“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美丽乡村公益志愿服务行活动,北路戏表演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向基层走深、走实的一个掠影。

寿宁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乡村课堂”这些平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优化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深挖各条战线优秀人才,成立了“田秀才”“土专家”“夕阳红”“先锋号”“巾帼美”“家课堂”“园丁勤”“才艺秀”“普法员”等九支理论宣讲轻骑兵小分队,进一步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诵读、科技科普、慈善互助、义务消防、无偿献血、乡风文明宣传等10大类、50项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次数达2431场次,受益群众18万多人次。

2022年5月9日志愿者走街串巷开展疫情防控和创建文明县城宣传活动。叶细林 摄

据了解,寿宁县已注册志愿者队伍547支、注册志愿者2.56万多人,9支理论宣讲轻骑兵小分队,95支县直机关、乡镇宣传宣讲队,开展理论宣讲210场次,受众1.2万多人。

志愿服务彰显活力

“捐献之后,身体没什么感觉,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让受捐者战胜病魔,早日康复。”6月15日,刚刚赴省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寿宁县志愿者谢斌彪说。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努力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寿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王益辉说。

在疫情防控期间,下党村妇女委员王明桃组织妇女志愿者十多人,走家串巷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动员他们进行疫苗接种,到务工返乡村民家中进行体温监测的工作等工作。

2021年7月河南发生水灾,寿宁南阳义务消防队、雪豹救援队、寿宁蓝天救援队3支志愿者救援队伍组织47名救援人员,筹集100多吨救灾物资,远赴河南扶沟县泄洪区执行堤坝加固巡护、疏散转移群众、清理淤泥等救援任务,受到施援所在地党委政府的表彰。

一个个文明实践活动暖民心,一场场传播思想文化活动架起了群众的“连心桥”,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引领时代新风尚,一颗颗文明实践的“种子”播撒在寿宁大地生根发芽、竞相绽放,点亮群众新生活。

下一步,寿宁县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理、服务百姓民生、顺应时代要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圈,进一步增强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成效。(寿宁县委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