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泉州 > 鲤城区
鲤城区:文明实践见成效 时代新风暖人心
http://wmf.fjsen.com 2022-06-15 10:35:51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施远圻

文明风6月15日讯 让信仰的力量浸润人心,让理想的明灯照亮城市,让文明的馨香充溢社会……近年来,鲤城区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推开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高标准打造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完成全区“1+8+74+N”的文明实践体系布局,助推文明实践在鲤城开花结果。

建强“中心” 打造凝聚群众“主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载着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功能。自面向社会开放以来,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举办活动16场,参与志愿者达2万余人次,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次,为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坚实的平台,为全区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拓宽更为有效的阵地。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鲤城区以位于城南原有的鲤城文化馆分馆为基础,增建了文明实践展厅、文明榜样展示区、“学习强国”线下体验区、闽南民俗文化体验区、志愿服务培训学院等,并结合城南片区人文资源丰富的特点,创新性开发“同‘新’游世遗”新时代文明实践互动体验项目,通过线上打卡、线下参观、互动答题等交互体验方式,带领参与者在探索古城之旅中,涵养文明新风尚。

今年3月,疫情来袭,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立即行动,发布志愿服务倡议书和志愿者招募令,发动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9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71支机关下沉干部志愿服务队、60支学校志愿服务队、49支社区和社会团体志愿服务队,并组建8支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队和心理辅导应急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区、街道、社区、点位四级志愿服务网络。先后通过微信群发布“爱心义剪”“抗疫移动广播站”等近百个项目,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牵引,依托纵横有序的志愿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切实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接下来,鲤城区将充分发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优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订单式、精细化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更具“烟火气”,惠及更多群众。

优化“所”“站” 共绘文明实践“同心圆”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有力之举。近年来,鲤城区紧紧围绕“群众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不断整合现有基层阵地资源,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各类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心坎里,更好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文明实践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鲤城区持续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建设指导,要求各街道、社区结合实际,自行设置、因事设置、因人设置、因活动设置、因特色设置,做到一室多用,形式灵活,紧贴地气。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鲤城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了“坂头爱心食堂”“爱心共享厨房”“长者食堂”等,切实履行好关心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职责,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赞誉。去年10月,在泉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情况调研暨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中,开元街道和临江街道实践所、金山社区和隘南社区实践站被通报表扬,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基层阵地的建设样本。

多“点”开花 开拓共建共享“新局面”

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要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鲤城区结合实际,着力打造“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向群众身边延伸,“群众喜欢在哪聚集,就在哪建阵地”。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在临江街道伍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党史移动书吧”通过向居民群众提供图书、党报党刊免费借阅服务,充分弘扬红色文化;“数字填空学党史”游戏采取互动答题形式,吸引了不少居民群众参与,点燃群众党史学习热情。据了解,该实践点位于伍堡公园,辖区爱心企业捐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长廊,社区以此为平台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同时,该实践点还搭建了群众沟通交流、议事商讨、解决“关键小事”的“红色议事厅”,社区退休党员、街巷长、楼栋长在此用心“话”解邻里纠纷。

“点面结合,多点开花”。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全覆盖,鲤城区还建设了开元社区珠绣非遗传承实践点、鲤中源和堂党史学习教育情境式体验项目实践点、金鱼巷党员街巷长实践点、城南志愿讲解实践点、滨江社区新步实验小学护学实践点、下店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广场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实践点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服务,让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看得见、听得懂、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鲤城区委文明办 张唯 施远圻)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