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平潭
第三届闽台霞海民俗文化节:两岸情缘聚苍海 霞海文化永流传
http://wmf.fjsen.com 2022-06-10 16:26:10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6月10日讯 6月3日,端午佳节。在平潭金井片区苍海村,第三届闽台霞海民俗文化节举行。

据了解,本届闽台霞海民俗文化节通过展示平潭苍海村、厦门集美区、台湾台北市等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发掘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品牌民俗文化盛会,为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注入活力。

当天,两岸同胞齐聚一堂共贺文化节召开,古老戏曲词明戏在发源地再度“唱响”,吸引大批粉丝,还有媒体主播在现场直播打卡……这场民俗文化盛会有何看点,记者带您现场报道。

热闹非凡

在村里就能看省级非遗表演

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展演队伍来到霞海禅寺前

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刚到位于环岛东路的苍海村村口,就能听到鼎沸的人声。准备进村巡安饶境的队伍早已在此等候,一场精彩的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展演要开启了。

作为闽台文化特色庙会,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是厦门集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还被入选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遗。此次,在第三届闽台霞海民俗文化节举办之际,这项省级非遗首次来到苍海村,备受关注。

当天,锣鼓声拉高了声音分贝,巡安饶境开始。开道车辆悬挂着肃静回避的牌匾,由霞城义工队组成的工作人员手持着旌旗伞扇,推着鲜花装饰而成的彩车缓缓前进。队伍里,为城隍爷护驾的阵头神将——范、谢两位神将的表演格外吸睛。只见神将在队伍前开道,跟随鼓乐,跨着脚步,摇头晃脑,身后是簇拥着浩浩荡荡、热热闹闹的巡游队伍,以及迎接人们的香火祈祷和阵阵鞭炮……

据了解,平潭苍海村的霞海禅寺与厦门市霞城城隍庙、台湾地区台北市的霞海城隍庙一脉相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宝贵的艺术审美文物价值。霞城城隍庙庙会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庙会一般由城内德高望重的长者领头做敬,向天公和城隍爷进香,意在祈求一年四季平安、农业丰收。1821年,同安人陈金绒等奉请霞城城隍爷金身赴台湾,并于1859年在台北大稻埕建成霞海城隍庙。因此,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是台北霞海城隍庙的祖庙,也是台湾其他城隍庙的太祖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霞城城隍庙城隍爷神诞,两岸的城隍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

当天,苍海村村道旁,人潮涌动,锣鼓鞭炮不绝于耳。村民、市民和游客组成的观光团,一起见证文化节盛况。当队伍行至苍海村的霞海禅寺,观众把寺前的小广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村民们纷纷感叹:比过年还热闹。“第一次在苍海村看到这么热闹的城隍庙庙会习俗表演,我们村自己的民俗文化节越办越好了。”村民林女士说。

市民陈威从微信中得知活动消息后,一早从城区赶到活动现场,跟着队伍走街串巷,在鞭炮声、锣鼓声中缓慢前行,拍照发朋友圈。“闽台文化同根同源,平潭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此次文化节亮点很多,包容性越来越强。”陈威表示,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很有特色,此前在厦门游玩时碰见过这种巡游活动,此次端午节竟然在平潭也能看到,很是惊艳。

活动除了“吸粉”本地村民和市民,还有随团来的在厦台胞郑京根。郑京根是台南人,他在厦门工作生活十多年,第一次来平潭感受到闽台霞海民俗文化节的热闹氛围,深有感触。“以前在台湾老家经常举办城隍庙庙会活动,今天看到此景,让我感觉回到老家台南。”郑京根说。

继承传统

打造两岸文旅示范村

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展演队伍

在霞海禅寺前不远处,是当天民俗文化节的主现场。

“目前,苍海村的词明戏已成功申报成为福建的省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不断提升,而平潭特色花卉——水仙花种植也在苍海村里落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苍海村,了解苍海村的文化底蕴,在共同努力下,将这里打造成为两岸文化旅游示范村。”实验区旅游文体局副局长杨洪华说。

苍霞垄词明戏传习中心负责人林心惠是地道的苍海村人,近年来,在外创业成功的他回乡报答桑梓,推动苍海村词明戏发展传承,助力霞海禅寺修缮。林心惠表示,“城隍信仰文化”是一种值得传承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是两岸产生联结的重要精神纽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互动交流。

台湾台北霞海城隍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汪勋武在发言中表示,两岸同胞齐聚苍海村,共庆盛会,可喜可贺。作为台湾同胞,汪勋武在大陆创业工作多年,他在现场感慨地说,两岸同胞有着共同信念和共同的信仰。端午佳节,一起包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以及挂艾草等习俗,也是代代相传,希望后代子孙继续传承五千年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接续不断。

当天文艺汇演也精彩纷呈,来自厦门集美后溪城隍管理委员、禄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选送的军鼓、腰鼓、歌舞等表演节目引发观众叫好,《平潭新时代》《海坛之歌》等节目将现场气氛拉至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阳光残疾人书画院院长张涛还来到现场,挥毫泼墨,写下了“海纳百川”四字,祝贺霞海民俗文化节越办越好。

压轴表演

词明戏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身穿汉服的主播在现场直播互动

“汉代名臣,终年汤化身,蟠桃已熟,摘来献神仙……”,当天现场,一出词明戏传统剧目《八仙》的演出成为压轴大戏,博得满堂喝彩。

一阵热闹的锣鼓开场后,艺人手指轻盈摆动,操纵着系线,一具具身穿着精致戏服的木偶跃入戏台。随后,声情并茂的唱词传出,木偶灵动的身影表演着跑、跳、拂袖等动作,惟妙惟肖,牢牢锁住了台下观众的目光。

演出精彩连连,让人目不暇接。“前台干唱、后台帮腔”,一人唱罢众人合声,没有丝弦拖腔拉调。唱到“今见昆隆山上好一派景地也”时,接连着“哒哒哒况才况才”的一阵鼓锣声、唢呐声响起,开启了剧目的第二幕。高亢清亮的唱腔,细腻婉转曲调,唱、念、白中还混有北方方言和地方土音。

71岁的老村民林光雄从小就看着词明戏长大,他在现场回忆起自己7岁孩童时观看词明戏的盛况。“那时候,一到节假日,村里的霞海禅寺周边就有词明戏演出,十分兴盛,我最喜欢看《薛仁贵征东》这出剧目,对台词都很熟悉。”林光雄说,旧时演出舞台十分简陋,拆下一块门板就能作为戏台,音响没有现在洪亮,帷幕是几块布搭建的,但演出经常有周边乡镇戏迷来观看,格外热闹。

68岁的“老戏迷”林文贵也是土生土长的苍海村人,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看演出的老艺人很多都已经过世了,后来词明戏几近失传,多亏了这几年林心惠、林文远等一批乡贤的努力,才能让词明戏再现苍海村。“看着台上精彩演出,感觉现在就置身于孩童时看戏的场景,很感动,感谢词明戏传承人的默默付出。”林文贵说。

据悉,平潭词明戏发轫于明末清初,是平潭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包含了提线木偶戏、人演词明戏、手动布偶戏三种形态。老腔唱古风,遗韵今犹在。记者了解到,2018年举办的第二届平潭“霞海文化节”暨首届“词明戏艺术节”上,词明戏就亮相舞台,进入大众视野。经过这几年的保护传承,词明戏不仅是平潭的区级非遗项目,更是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现场直播

同时在线人数近5万

厦门市阳光残疾人书画院院长张涛挥毫泼墨,写下了“海纳百川”四字

当天,第二届平潭城市名片现索云博会,“情暖端午传承文化”暨平潭“五日节”传统文化直播活动也在苍海村里举行。全国观众走进“中国·平潭”的线上直播间,在主播梦梦精彩解说下,领略第三届闽台霞海民俗文化节的现场盛况,感受苍海村之美。

镜头里,充满地域民俗特色的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两岸同胞共贺闽海霞海民俗文化节,高潮迭起的词明戏表演以及苍海村秀美的乡野自然风光,被一一呈现,直播间观看人数暴涨。

“苍海村历史文化底蕴真深厚,真想在现场观摩盛会,人山人海,好热闹啊!”“苍海村是一座美丽乡村,田野风光无限好。”“平潭的词明戏表演难得一见,好像泉州一带的布偶戏啊。”……来自天南地北在线网友的热心评论刷屏了直播间。

主播梦梦身穿一袭传统汉服,手持话筒,带领网友们穿行一片中国红的展板前,向市民、游客和网友们,详细介绍了关于平潭、霞海禅寺以及厦门集美后溪镇霞城城隍庙等简介内容,推广家乡名片,普及两岸民俗文化,为此次民俗文化节的顺利召开鼓与呼。

“网友们很热情了,在早上直播的一个小时内就挤进了两三千人,大家对苍海村举办的这次民俗文化活动很好奇。”梦梦说。

据悉,3日当天,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2万,在“中国·平潭”的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接近5万。

闽海霞海民俗文化节在2010年首次举办,如今已有举办三届,时间跨度长达近12年,也是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不断交流繁荣的见证者。一路走来,金井镇苍海村党支部书记魏文炎深有体会,“一届比一届参加的人数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这十几年时间里,苍海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潭融媒体记者 陈澜清文/图)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