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夏雨,生机蓬勃。文明实践如静水深流浸润百姓心田,又如战鼓擂响奋进征程,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近年来,宁德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坚持厚植文明沃土,深入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化建设、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展,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2022年闽浙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交流论坛暨“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现场。陈玲汇 摄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共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72个,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917支,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6762场次,惠及群众700多万人次,构筑起全市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让春风裹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吹进千家万户。
创新载体 让宣传教育接地气有活力
让“民间博物馆”的文物“讲”理论,在树下话教育、云平台上说党史、水上办党校……宁德市将本土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阵地建设,搭建文明实践基地,吸纳高校教师、退役军人、道德模范等组成宣讲团,既有耄耋老者的语重心长,也有小小宣讲员的童声稚语,北路戏、畲歌畲语、白话土话等本土特色曲艺轮番上演,创新理论在欢声笑语中入脑入心。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宁德市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把本地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充分挖掘调动起来,将理论宣讲与文艺宣传相结合,不断因地制宜、创新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学习教育在群众中“流行”起来。
2022年宁德市“爱心送考·橙丝带在行动”启动仪式现场。陈玲汇 摄
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摆脱贫困”理论宣讲轻骑兵,将渔民夜校办成支部党校、渔民技校和学习园地,让渔民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霞浦县水门乡茶岗村打造福宁书画院创作基地、霞浦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霞浦县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为当地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寿宁县下党乡学习教育实践点推出“党史小院”,由“村里人”担任党的“传声人”,用乡音俚语推动党的声音在基层扎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宣传阵地又在线下,也在“云端”。
今年4月,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围绕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心理防护知识,以“抗‘疫’当前,用‘心’守护”为主题,联合录制14期空中课堂微视频,通过“文明宁德”“宁德教育”等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直播课程7期,线上观看达70.2万人次,直播间评论达4万余条。2022年春节,下党故事“闽东之光”、 迎春百姓舞台文化惠民、福气进万家元宵晚会,寿宁方言疫情防控小品、歌谣、歌曲线上同步直播,点击量和观看达12万人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生命力。
优化资源 让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交警骑警队护航高考。陈玲汇 摄
阵地建设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为了激发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推动文明实践“细水长流”,宁德市在打造一个“全市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上下功夫,引导各地统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民富中心、村委大院、乡村大舞台等公共资源,改造提升现有场所设施,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真正做到“一个阵地,多种使用”,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解民忧,聚焦服务群众。周宁县结合近邻党建、智慧社区、红色驿站等建设,围绕群众需求,精心布设文明实践站(点),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屏南县围绕群众的身边事,探索创新文明实践“微”服务模式,以主动上门、精准服务的方式,组织开展“送福上门”“送防疫大礼包上门”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古田县积极探索“晨巡晚议+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党员干部志愿者与村民“1+N”联系制度,依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系统开展“接单”服务;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90后警务室”、环东湖警民志愿巡防队等警民志愿服务队伍,打造警民联合、群防群治的立体防控圈。
守护霍童溪“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叶伏国 摄
淳民风,提升乡风文明。柘荣县以孝德自治中心为依托,深入结合柘荣特有的“孝德文化”成立城郊乡孝德评理室,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信访评理、信访件化解,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签订息访息诉协议书,化解成功率达100%,逐步实现了矛盾纠纷不出乡、不出村。
聚民心,涵养精神家园。蕉城区利用公共文化场馆、夜市、公园广场、村(居)会场等阵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乡村行暨文化进万家”文艺汇演、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红色电影周周播、“悦读蕉城”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开设非遗技艺传承培训班,将霍童线狮、铁枝、畲族双音、福船、绣花楼等资源向群众开放,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当地特色非遗文化。
只有建好文明实践的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如今,在宁德,一个个烙着红色印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城乡地标,各种资源在融合中同向发力,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让文明新风拂绿闽东大地。
弘扬新风 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疫情志愿服务。郑霄 摄
无私的奉献与爱,是一座城市最美好的底色。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以道德之美刻下了城市文明的高度,用爱的力量托举起宁德美好未来。
“您好,请问家里几口人,麻烦核对一下信息。”“有外地返乡人员吗?请扫码进群,及时报备。”“出示健康码,佩戴好口罩,保持间隔。”……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在宁德中心城区各个核酸采样点、小区里,总能看到身穿红色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用相同的“志愿红”成为疫情防控最坚实的力量,微光成炬,同心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倡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协助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责任和担当凝聚战“疫”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以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共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1800多支,配合做好核酸检测、测温验码、信息摸排、秩序引导、物资配送、联防联控、防疫宣传等服务超42万人次,开展了“病人送护”“心理援助”“流动菜吧”“公益捐餐”“爱心送药”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
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张文光。古田文明办 供图
同时,各级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挺身而出,发挥榜样号召力,带动身边群众争做疫情防控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健康宁德的守护者。
放眼闽东大地,在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助残助困、生态环保等领域,志愿者更似一簇簇星光,点亮文明的光辉。宁德各地纷纷出台各项措施,激励优秀志愿者。宁德市陆续出台了《宁德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宁德市志愿服务褒奖激励机制(暂行)》等,进一步完善了志愿者招募、注册、保障、激励等运行机制;福安市率先建立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福安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办法及星级评定制度》等,建立福安市文明实践志愿“益栈”,首创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体系;福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市妇联、团市委指导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积分超市”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目前,福鼎市已建立了17家“积分超市”。
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宁德市委文明办 供图
2020年,宁德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地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此后连续两年,通过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出一批具有闽东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典型带路,让志愿服务之花开遍宁德。目前,宁德注册志愿者超过31万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有4100多支。
锚定更高目标,步履坚定前行。宁德将始终保持弱鸟先飞的赶超意识、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苦干实干的作风,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活动方式,务求工作实效,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走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宁德篇章”,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