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泉州 > 惠安县
“复兴少年宫”编织多彩童年 课余生活融入传统文化
//wmf.fjsen.com 2022-03-10 17:06: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薛逸群

海丝小导游讲解“非遗”蟳埔女习俗。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蟳女传统头饰梳扮、海洋贝雕兴趣制作、海丝小导游交流……每逢周二、周四,在泉州市临海小学,这里的同学们都会走进学校“复兴少年宫”,根据不同的爱好选择不同的课程,将传统文化传承融入课余生活。

少年宫特色课程  放飞多彩童年梦想

分发、束发、盘头、插花、定型……在临海小学的“蟳女服饰展示馆”里,十几名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在二十分钟内盘完一个蟳埔女传统头饰“簪花围”。蟳女头饰是当地的民俗特色,被喻为女子头上“流动的花园”。复杂的头饰制作并没有让孩子们失去兴趣,反而更认真地进行学习。

“奶奶告诉我,传统头饰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我们海边蟳埔女勤劳精神的体现,正好学校有开设这个课程,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五年级学生蔡佳瑶说。

在小小科技工作室,这里贝雕兴趣小组的小伙伴们正在用形状各异的贝壳、海螺创作精美的贝雕。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赋予了这些贝壳崭新的生命力,一件件精致的贝雕小品展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工作室展架上,《雄鹰展翅》《海丝花园》《蟳埔风情》等具有渔村文化特色的贝雕作品让大家赞不绝口。

泉州市临海小学校长谢国耀介绍,长期以来,依托学校“复兴少年宫”平台,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蟳女头饰兴趣小组、海生物兴趣小组、海丝导游小队等多个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全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放飞多彩童年梦想。

同学们合力制作精美的贝雕。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优化课后延时服务 用好“复兴少年宫”

泉州市临海小学的做法,是泉州市丰泽区大力推进乡村学校“复兴少年宫”建设的缩影。丰泽区委文明办二级主任科员叶生荣表示,依托“复兴少年宫”平台,全区城乡少年宫不断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实行“课后辅导+艺术活动”模式,邀请传统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文明实践所站, 让课余生活潜移默化地融入传统文化。

据了解,丰泽区2014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少年宫全覆盖,现已建成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3所、市文明办支持项目11所。目前,全区学校少年宫项目共计设置了包含德育、科技、艺术、体育、文化5个方面的100余项活动课程,进一步提升了全区课后服务的提质融合。

接下来,丰泽区将推进复兴少年宫“社培工程”建设,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确定2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扶助学校进行试点培育,为逐步形成“一宫一特色”及“一校一品”可持续发展的格局而努力。(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梳扮蟳埔女传统头饰。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蟳女头饰是当地的民俗特色,被喻为女子头上“流动的花园”。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