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环保、经济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方便出行的同时,“充电难”的问题却困扰着不少市民,也由此引发了“飞线”充电、“上楼充电”等乱象,进而造成频频见报的火灾事故。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报告显示,我国2021年1月至10月,发生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共1.4万余起,死亡41人,受伤157人。特别是由于户外充电桩不足、充电价格不均等原因,入户充电问题比较普遍,“人车同屋”导致火灾亡人率居高不下。
虽然电动自行车不规范充电导致火灾事件频发,但同时电动自行车也是群众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还是绿色出行的便捷方式,不能因为潜在的火灾风险而对其一禁了之。要想杜绝电动自行车乱充电现象,还需多方合作,共同解决“上楼充电违法”“下楼无处充电”的窘境。
社区应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根据小区居民的充电需求量,在小区内合理位置设置停车棚,安装公共充电桩或换电柜,并增加必要的防护隔离、防盗监控等设施,为居民群众提供集中安全充电区域,同时也要做好停车区域的规范划线,引导车辆规范停放。
我国于2021年8月1日施行《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政府部门应把充电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从城市规划、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等方面统筹考虑。同时加强安全警示教育,让居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上楼充电”的危害性,引导群众规范停车,规范充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居民群众应当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推车上楼充电,同时对他人不文明、危险的“飞线充电”“上楼充电”行为进行劝导,通过手机拍照、监控拍照发业主微信群的方式,以集体监督促进文明素质、安全意识的提升。
在平衡技术难度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电动自行车企业也应当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电动自行车潜在的危险性,减少发生火灾时的人身财产伤害。
电动自行车充电难是一道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考题,只有通过政府、社会、企业多方通力合作,协力破解“无处充电”“充电惹火”的难题,才能为居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长乐区委文明办 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