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福州 > 闽侯县
闽侯:烹制“闽味大餐”,让文化润泽民心
http://wmf.fjsen.com 2022-01-14 23:33:39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1月14日讯 从昔日“最小的县城”向着“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华丽转身,闽侯除了对标福州中心城区标准,不断扩大的城区面积,日益完善基础设施的外在硬件外,还有内里不断攀升的文化涵养。

走在闽侯县城的江滨路上,对岸是山、眼前是水,这里除了有大片绵延的湿地美景,更有生态满满的植物群落,是鸟儿和两栖动物栖息的天堂。深入镇、村内,不论新建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还是网红图书馆,每到一地,总有迷人景致。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2001年6月,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2008年,新馆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新馆在具体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补山”为构思理念,将博物馆拉成东西一长线型,对大多建筑外露屋面和墙体则覆以绿色植被,从而与遗址保护区形成互补态势,以此恢复遗址南部原来已经被破坏的山体形状。

新馆占地108亩,总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展厅、遗址展示厅、临展厅及相关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科考探秘、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展示园区。

全馆展览以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昙石山文化重要文物为基本陈列品,充分运用多媒体、图片、文字材料和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地再现了5000年前昙石山人生产、生活的场景。


闽侯县博物馆,闽侯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闽侯县博物馆

闽侯县博物馆新馆于2019年建成开放,总投资达2亿多元。

新馆的外形是一大特色,整体形似球状,外墙颜色为青灰色,整体辅之以玻璃幕墙。

新馆按二级馆标准建设,主体建筑共四层,展览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馆藏4000多件珍贵文物。同时,这里还配备有互动地彩屏、裸眼3D、全息投影、VR体验区、5K沉浸室、虚拟讲解员等高科技应用,将闽侯的历史更加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此外,像木根雕制作技艺、茉莉花茶窨制技艺、线面制作技艺、十番音乐、孩俤舞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展示也应有尽有。

据统计,新馆单日的最大客流量超过6000人次,已然是人们认识和了解闽侯的窗口。

闽都民俗园

闽都民俗园位于闽侯县城新区,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开放性农耕文化主题公园。

该园由生产园、生活园、教育园及仿古商业街四大核心区域组成,通过各类建筑、园林布局、互动体验等形式,着重展示福州特别是闽侯地区明清时代民俗,与呈现福建远古先民生产、生活为主题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相呼应,是福州近郊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游人漫步其中,犹如在欣赏一幅浓缩又精美的闽都生活画卷。

与其相邻的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同样颇具看点。街区目前已开放的横屿片区内,浓缩了明、清、民国等时期建筑,如一座闽侯古厝的“博物馆”。

同时,街区还引进喜娘、金鱼、竹编、脱胎漆器等闽侯传统文化展示、特色餐饮、教育培训、文创展示等多元业态。

身处其中,一砖一瓦,一花一木,纵使不用滤镜也能拍出大片。

闽侯江滨湿地公园

闽侯江滨湿地公园位于闽江北岸,东起三环路荆溪光明出口,西至闽侯甘竹大桥,总长约10公里,总投资约2.48亿元。

在绿道上,可欣赏到古渡码头、渔港、沙滩、芦苇荡、茉莉花等,还可以观山、亲水。

公园甘蔗段,是福州规模最大的沙滩公园,沙滩面积达到13公顷。同时,该段园区还建设了三大步行系统:自行车绿道、环湖木栈道、园内步行道。

公园荆溪段,白沙、绿树、青山、碧水,是沿途景观的特色。特别是,当沿着步道进入荆溪港头村段,就会看到步道旁的一处占地几百亩的荔枝园。这片荔枝园里有上千棵荔枝树超过了百岁。荆溪江滨绿道全长4公里,连接三个沙洲岛,并作为湿地公园重点游览区进行开发建设,集保护、科研、教育、观光、度假等功能,总面积约86公顷。

在闽侯江滨湿地公园内还有一座法治廉政文化公园。这座公园于2016年建成,总长2.2公里,占地10万平方米,以“法治、廉政”为主题,集中展现了闽侯县历史廉洁人物、廉洁故事与孝廉家风,被评为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公园由翠榕园、秀竹园、寒梅园、清莲园、苍松园五个部分组成,它以自然天成的湿地景观为依托,通过艺术的景观改造与廉洁主题活动,将纪法意识与自然、人文相融合,使游人踱步公园如品读书籍,实现山水可见、乡愁永留、清风入园,廉洁化心的宗旨。

闽侯县图书馆

闽侯县图书馆位于滨江西路文化中心,2014年开放,馆舍面积达8500多平方米,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目前总藏书量近79万册。

图书馆一层设置有少儿借阅室、展示报告厅、24小时自助图书室,三层则有图书借阅室,四层为电子阅览室、地方文献室、读者自习室等。

其中,图书馆三层颇具人气。

原来,这里的阅读区层高达七八米,三面落地窗环视闽江。阅读区旁,有一排七八米高的“网红书架”,上面层层叠叠摆放着各类书籍,吸引了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闽侯群众在家门口,同样还能享用一道道“惠民文化大餐”。

闽侯县文化馆为群众能精心打造了“艺术季”“场所换服务”“高雅艺术走进闽侯”“点单、点将”“周末农家戏台”“青橄榄艺术团”“艺术公益大课堂”等八大文化品牌活动。

在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古厝过程中,开展了“古厝夏令营”“了不起的匠人”“暑期第一课堂”等非遗品牌活动;将白沙林柄村李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基地;将三英村洪正碧厝打造成闽剧艺术的展演、培训基地等。

此外还有拍摄非遗纪录片,出版《闽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编排非遗健身操,创作非遗主题曲《守侯非遗》及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等,“惠民文化大餐”独具闽侯特色、闽侯风格、闽侯气派,闽味十足。(闽侯县委文明办 福州晚报记者 陈木易)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