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肯德基与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盲盒套餐,引发消费者抢购。根据这款盲盒套餐的销售规则,要想集齐整套玩偶,至少需要购买6份套餐,而其中稀有隐藏款出现概率是1∶72。为此,有消费者不惜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还有消费者雇人代买代吃套餐来获得盲盒。(1月13日人民日报)
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盲盒”圈粉不少新生态消费者。按说,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违反商业诚信原则,不突破道德法律底线,借此提高销量、增加利润、提高商业竞争力,又使消费者得到实惠,满足了特定群体的趣味性消费诉求,原本无可厚非。然而,肯德基推出的“盲盒”套餐,显然走了样、变了味。
我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自觉抵制食品浪费,提示消费者适度消费,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消费者浪费;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额消费,造成食品浪费。作为知名餐饮品牌,肯德基推出的“盲盒”套餐,借“饥饿营销”刺激消费,显然与国家法律背道而驰,是法律意识淡漠、守法责任缺失的表现。
倡导节约粮食,反对餐饮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消费风尚。一段时期以来,党和政府不仅从法律层面遏制浪费现象,还开展“光盘行动”,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餐饮企业纷纷响应号召,推出“半份菜”“小份饭”等举措,提供节约型餐饮服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肯德基“盲盒”却反其道而行之,诱导过度消费,助长铺张浪费之风,暴露出商业公德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自然不招待见。
肯德基“盲盒”引发的围观、质疑和批评也启示我们,一方面对营销模式创新不应存监管规范盲区,发现涉嫌违规违法和有违社会公德的经营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纠正,以常态监管规避、遏制“负能量”的衍生;另一方面,公民消费虽属个人行为,但也不能缺了理性、少了担当,要自觉抵制不良商业促销,不能图一时消费快感丢了责任、失了风度。只有各方相向而行,才能守护好健康、有序的商业生态和俭朴、文明的社会风尚。(安溪文明网 闻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