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月14日讯 “半个月前,我们大院新修了路面,明沟改暗沟,还划好了停车线,‘微改造’让整个居住环境有了质的提升。”“政府为我们小区铺设了新井盖,还粉刷了墙体,整个小区焕然一新。”在清流县龙津镇渔沧社区县政府小区举行的居民夜谈中,城区人居环境“微改造、大提升”竞赛活动得到了居民代表们一致认可。
问需于民,搭建干群“连心桥”
县政府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有居民720余人,近年来,小区内停车位拥挤、基础设施设备老旧等问题渐成困扰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有些老楼的防盗门时常发生故障,高层居民要遇上家里来客人,得上下跑好几次,特别不方便。”小区党支部书记巫正根说,居民找不到地方解决问题,缺少“上下”沟通渠道,生活质量也直线下降。
2020年,县政府小区党支部成立,居民反映的、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通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直达社区。此外,清流县整合基层党组织、业委会委员、居民代表、驻区单位等力量成立“邻好”志愿服务队,通过便民事项代办、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实现从“问题找上门”到“上门找问题”,由“被动处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我今年80多岁了,还能成为居民代表,为大家发声,觉得很高兴。”离休干部老高说:“社区定时开展‘夜灯访邻’,我们提交问题,他们解决。有时遇到一些邻里纷争,我就让他们到邻里驿站坐一坐聊一聊,很多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小区党支部逐渐成为居民与社区、政府的“连心桥”,渔沧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玉婷称,如今,居民会自发参与到小区改造提升、管理制度制定落实上,尤其是这次针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微改造”,社区通过“邻好”志愿服务队“夜灯访邻”,邀请居民“列清单”,将主动权交给居民,怎么改由居民说的算,确保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到大家心里。
问计于民,助推小区“焕新颜”
“群众关心的事情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微改造’前期,我们通过社区,充分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将民意最高的内容列入改造项目,让居民参与到整个‘微改造’活动中,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县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老防疫站宿舍楼建是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居民区,私搭乱建、毁绿种菜、饲养家禽等问题一直存在,县委组织部作为首批挂包单位聚焦“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做实做细前期工作,通过上门走访、结对纾困等形式,与老宿舍楼住户面对面沟通,精确把握住户所想所需,把“微改造”由“政府想干的事”变成“群众想要的事”。
一直以来,乱堆乱放、违建违停、基础设施老旧等现象是城关各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环境管护中的难点、痛点。清流县委县政府通过分片督导、项目竞赛、企业共建等方式,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城区人居环境问题190个,正分两期实施,一期参与项目竞赛的挂包单位10个,已解决问题38个,投入资金近90万元,二期已发动爱心企业22家,计划在2022年7月底完成。
问效于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对改造效果还满意吗?”“对我们的改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呀?”在长兴北街建筑立面风貌改造项目现场,县委书记吴钟民一行走街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对城区立面改造的意见建议,并一一予以答复。
在座谈会上,吴钟民强调要提高站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百姓有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良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加强沟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疑虑,确保项目有序有力推进。要强化管控,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项目的统一性、规范性,同时兼顾群众的生活需求,确保项目既美观又实用。要加快进度,坚持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保廉洁的原则,紧扣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工期,确保项目如期完成。要立足长远,紧盯重要交通节点、关键环节,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做实做足前期工作,按照“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原则,逐步实现城区立面改造全覆盖,切实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清流县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