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等15部门联合开展的2021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名单公布。惠安县薯花志愿服务总队陈添志与惠安县螺城镇北关社区分别荣获最美志愿者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走进涂寨镇敬老院,开展“情系敬老院,爱洒夕阳红”志愿服务活动。 惠安县委文明办 供图
最美志愿者——陈添志
陈添志,1975年10月出生,男,中共党员,在福建省惠安县烟草专卖局工作, 他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作为薯花志愿服务总队的组织者他带领了一批批的志愿者服务于社会各个阶层。多年来,策划组织开展了助学、助贫、助困等公益活动700余场次,如“爱心圆梦,暑期助学”“大爱惠安”“情暖惠安”“衣旧有爱, 赠物扶贫”“一人有难众人帮,爱心传递正能量”“礼遇环卫工,爱心饮水点”等活动,筹集资金近200万元。
2015年7月开始,陈添志组织爱心圆梦助学活动12次,筹集资金近50万,帮助近30名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2015年以来,倡导广大市民捐赠旧衣物给贫困山区,总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上万件衣物。几年来累计捐赠给贫困山区5万多件衣物,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
2016年以来发起的“礼遇环卫工,爱心饮水点”活动,在全县共设立23个爱心饮水点,并呼吁全社会一起来关爱环卫工人,先后为环卫工人筹集防暑物资10余万元,第一时间送到环卫工人手上。2016年至2019年开展了“大手牵小手、走进敬老院”“垃圾不落地、惠安更美丽”等项目活动。
2016年,惠安县委文明办在人流密集的中新花园设立第一个薯花文明小站(志愿者驿站),陈添志主动带领团队承接了小站志愿服务工作,为广大市民提供交通指引、饮水休息、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小站创建以来,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服务人数达6000多人次以上。如今的薯花文明小站中新花园站已是省级志愿服务示范点,成为了惠安县志愿服务窗口的一张名片。目前,已发展43家薯花文明小站在惠安的各个角落渐次绽放,方便群众的同时也带动了志愿者队伍的服务热情。
2020年~2021年先后两次在疫情防控期间担任惠安县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的总协调人,负责协调相关部门为一线抗疫人员提供必要的应急防控物资累计近百万元,组织惠安籍大学生组成疫情防控后勤联络小组;协助惠安县各镇防疫检测点的工作有序开展。
他凭着满腔赤诚、真诚和乐于助人,树立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2017年获评福建省首批全省五星级志愿者、2018年获评泉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2019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获评第四届惠安县道德模范等,所在志愿服务驿站(薯花文明小站中新站)先后荣获福建省志愿服务示范驿站,泉州市级学雷锋示范点,泉州市守护古城联盟成员单位等荣誉称号。
助力创城志愿服务活动。 惠安县委文明办 供图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螺城镇北关社区
北关社区辖区面积2.01方公里,辖29个居民小组,住户5441户,常驻人口1.5414万多人。社区党委主动顺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整合辖区资源,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驻共建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格局,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社区2021年4月获福建省文明社区称号。
区域共建,让志愿服务更有底气
积极整合辖区内各方资源,构建共驻共建、共享共促的工作格局。一是组织联手,2009年10月由社区党委牵头,联合辖区内16家单位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通过建立联络点、互派联络员和定期协商议事,形成左右互通、协调互动的组织体系。二是阵地联建,先后三次共投入800多万元,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是平台联用,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打造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24小时在线的学习阵地。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共建单位优势,整合他们的技术、资金、人才、场地资源,成立党建共驻共建联席会党员特色志愿分队,为居民老人、困难人员、失业人员提供服务。
双向服务,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
整合共建单位各类资源,着力构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大家庭。一是建立“双向服务”制度。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与共建单位签订双向服务协议书,共建单位积极参与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社区定期了解驻区单位实际需求,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实现互助共帮良性循环。二是建立“项目认领”制度。把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党员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围绕民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梳理形成服务10个项目,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卡,通过引导志愿认领,做深做细群众工作。
打造特色,让志愿服务更聚人气
社区以“薯花小站”为主阵地,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微载体”,以“打造特色”为落脚点,开展各种公益类、慈善类、生活类等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党建,2014年建设全县首个社区党校,2018年在全市率先打造社区党员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21年建设党史教育长廊,每天安排6名志愿者在党群服务中心轮流值班,党员群众每天可以免费参观体验。二是开展品牌活动。如“人才驿站”,解决社区人才供需矛盾,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实践经验锻炼的平台;“社区幸福学院”,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家庭教育平台;邻里党建服务中心,提供邻里互帮的服务平台。三是常态化志愿服务。百姓书屋、绿色网吧、科普教育、乐律吧等服务项目常年开放,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金名片,也是社区的文化地标。(惠安县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