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三明
​三明:“浅”到“深” 进一步拓展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http://wmf.fjsen.com 2021-12-22 09:18:26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12月22日讯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三明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为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任务落实的一项基础工程。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城市”“集中+分散”“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的文明实践格局,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到村、进户、见人、走心。近年来,三明市依托文明实践站所、乡村复兴少年宫、四点半学校和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等平台阵地,进一步拓展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真正实现文明实践由“浅”到“深”的跨越。

基层群众“享”

积极研究新常态下创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将服务延伸到村,从细处着手、往实处着力,将创建化无形于有形,务虚与务实相辅相成,推动文明实践走进群众心坎。

村区、社区美化,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要内容,用绘画、漫画、诗歌等多种形式上墙、上宣传栏、上公益广告牌,植入群众生活场景之中。

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融入企业时事政治、方针政策、企业发展、专业技能、质量管理、职场心理等讲座之中,让科学理论进到企业、走入每一名职工心中。

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城市雕塑、主题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阵地,突出精神引领,或建设一批固定宣传点,或将理论传播与场馆解说融为一体,在向群众讲好文化故事的同时,彰显文明之光。

党史学习“沐”

针对群众的思想困惑,开列出若干个讲解主题,排出时间,按时开讲。讲解过程中,鼓励群众一边听、一边问。既可以通过设立围坐讲台、板凳授课这种面对面的形式,也采用网上讲解的方法,既促使群众深入思考,又使理论得以传播,有效答疑解惑。

各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各有高招,用案例启发,激发基层和群众的学习智慧,增强学习自觉。

建立理论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由群众对宣讲进行评判,让群众从听众变身评委,对网下网上宣讲活动、场景体验等作评价,给出自己为什么觉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不好、怎么改进,使理论传播得到改进、不断深化。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文明实践同频共振。

百姓需求“引”

把群众需求当作文明实践的指挥棒,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文明实践”的理念,常态开展文明实践进基层活动,系统梳理群众需求,形成“有事找书记”、夜谈会等品牌活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整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资源,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屋顶渗漏、立面破损及物业管理等困难事、烦心事,以及菜市场、背街小巷、停车场、公厕等民生所愿,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利用“吹哨报到”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征集“上”来,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将便民惠民举措落实“下”去。

发挥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独特作用,激活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强化实践中心的志愿服务孵化功能。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企业等重点领域,以做实民生实事为切入点,用心用情用力用智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把“群众要办”转变为“为群众办”,搭建起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三明市委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