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2月14日讯 时值寒冬,期盼温暖。自10月23日三明市开展“周末早餐会”以来,市委书记余红胜先后与环卫工人、残障人士等共进早餐,一次次活动、一声声问候、一项项举措……让人感到满满的温暖、令人感动,如冬日暖阳传递着三明大爱力量。
回首前行路 大爱满三明
“特意带孩子到道德模范展演现场听榜样故事、学榜样精神,让善意接力,让大爱传递,感动满满,收获满满,意义重大。”在近日举行的“文明实践 德耀三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故事汇展演现场,市民小陈激动地说。
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是人,最美的风景也是人。三明,一座新兴工业城、文明城,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市民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包容取暖,互助互爱,共同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长期以来,三明涌现出许多心怀大爱的人物和事迹,“大爱”之花,盛放在各行各业,贯穿三明建设的始终,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注入浓浓温情。
时代在变,大爱不变,三明人对崇善的向往和传递不变,对好人的渴望与追求不变。如今更多的好人涌现出来:如杨善文、林上斗、张银珠、付樱……一个个凡人善举,传递着友善力量,他们如一颗颗种子,遍撒社会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让“大爱”基因在城市发展中延续。
截至目前,三明有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0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8人当选“福建省道德模范”,2人获得“福建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0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61人荣登“福建好人榜”,入选人数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让三明大爱篇章熠熠生辉。
润物细无声 大爱看三明
12月8日中午,在市青少年宫附近送外卖的小张,走进“日月星”志愿服务驿站,喝下一杯开水,在驿站里的休闲座椅上休息一会儿,又继续送外卖去了。“日月星”志愿服务驿站是市委文明办为户外劳动者打造的一个温馨家园,目前共有30个,让户外劳动者累了有个地方能休息一会儿,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重点解决饮水、休息、饭茶加热、取暖纳凉、手机充电、临时避雨等实际问题。
三明市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年初确定的30件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创新办成了一批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建成了市儿童公园,新建一批学校家长等候区风雨连廊、老年儿童微游乐园,全市421个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评选首届“最佳城市美容师”50名,全市191个社区均配备不少于5名工作者、年工作经费不低于10万元。
重点关注残疾人群体,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融合等方式,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去年来已居家康复服务1000人以上。为解决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不畅的问题,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三明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先后开展“辅具政策宣传服务月”“办实事、献爱心、送温暖”辅具适配下乡服务等活动。截至10月31日,残疾人辅具适配与全年同期相比增加345人,适配辅具增加915件,发放补贴资金增加78.8万元。
传递真善美 大爱在三明
“小红帽”奉献在社区,义务服务居民;“红马甲”走上街头,倡导垃圾分类……隆冬时节,一支支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三明各个角落,犹如一个个流动的温暖坐标,让这座城市暖流涌动、爱意充盈。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在三明,志愿者精神已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大爱之光,内化为城市品格,外化为三明形象,为三明市创建文明城市注入不竭动力。近年来,三明市广大志愿者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复兴少年宫和四点半学校等载体,着力激活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形成居民“点单”、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组织“验单”的文明实践订单式服务机制,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高考期间免费送考生、春节期间义务接送农民工回家过年、参与创城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三明就像一个爱的磁场,真善美深深扎根,人人乐于奉献,充分彰显着文明精神,凝聚起一股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三明市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