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开展道德宣讲 石狮日报供图
文明风12月6日讯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共同信奉、追求并体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他们像清风和暖阳一般,让微小的善意也很有力量。因为他们的存在,整座狮城有了更多温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近年来,依托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及各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各领域、各战线的志愿者们着眼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开展疫情防控、帮困助贫、文化展示、便民服务、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加强志愿服务全域化、常态化、精准化、智能化、品牌化,全力实现文明实践广覆盖、能落地、可推广、有实效。
今年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石狮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策划专题版面,以期透过一组组数据,探寻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背后的“城市基因”。
青年志愿者为大型赛事提供引导服务 石狮日报供图
1个统筹平台 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神经中枢”
12月4日,正逢周末,市民吴大爷带着已读中学的孙子再次走进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了解石狮文明实践工作的“前世今生”,聆听模范故事,汲取榜样力量,感受志愿精神。“这是我第三次带孙子来参观了,中心里的内容很丰富,互动性也很强,看完能给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吴大爷点赞道。
作为兼具宣教、展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平台,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有序厅、石狮概览、精神文明大事记、七大平台及各镇(街道)品牌项目展示、崇德馆、志愿服务驿站等板块,融入大量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并在七一、公民道德日、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举办专题展览、道德宣讲、参观座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活动,吸引人气,凝聚人心,使中心逐渐成为市民群众业余休闲、欢度假期的“打卡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实现精准服务,今年,石狮市委文明办加速文明实践数字化联结,依托智慧石狮管控指挥平台“i石狮”,搭建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该云平台将作为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神经中枢”,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系统,在平台整理发布各支部、各团体可提供的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并及时收集汇总群众需求,畅通服务双向对接与认领,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活动“一码可查”“一图可视”,让志愿服务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厝仔大爷”深入群众中宣传移风易俗 石狮日报供图
4级组织网络 绘制志愿服务“实践地图”
“疫情当前,没有人是局外人,每一个人都是抗疫者!”今年,省内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反复,根据疫情防控实际,石狮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第一时间号召全市文明实践所站、志愿团体、志愿者有序参与防疫工作:全市市直机关近千名党员志愿者率先垂范,主动下沉社区小区“双报到”,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面开展“疫情防控 党员先行”志愿服务活动,守紧筑牢第一道防线;在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现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协助村居走访调查、提供各类后勤保障、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积极贡献志愿力量。
“当前,石狮市已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多方联动的志愿服务网络。”石狮市委文明办负责人表示,自2019年10月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以来,石狮市以阵地建设、资源整合为抓手,构建全面覆盖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四级网络,以及遍布市区的市图书馆、文化馆、爱心驿站、学雷锋服务点、银行便民服务点、社区志愿服务站和覆盖城乡的9个文明实践所、131个文明实践站、近百个文明实践点,在此基础上绘制志愿服务文明实践“一张图”,为群众提供助老扶幼、助学帮困、移风易俗、家风建设、家园清洁、爱国卫生、便民应急等服务。
目前,以“一镇一品牌,一村一亮点”为工作目标,石狮市已推动形成灵秀镇“百灵鸟”义警队、宝盖镇“乡风文明”积分制、“海上枫桥”祥芝样本、长福社区“红色帮帮团”、郑厝村“老人食堂”、厝仔村“厝仔大爷”等品牌项目,三项入选《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前列。其中,“百灵鸟”义警队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15分钟志愿服务圈 实现“家门口”做志愿服务
“每天和姐妹约着一起做志愿者,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精神。”退休后,家住新湖社区的吴阿姨主动加入所在辖区的石狮市乐群志愿者协会。平日里,吴阿姨围绕着居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也跟随队伍参加文艺、科普、消防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生活过得充实、快乐。
在“家门口”做志愿服务,已成为石狮志愿服务的一个常态。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增强群众志愿服务意识,提升志愿服务的有效供给,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借助微信公众号、志愿云等新媒体平台,全力抓好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计时等工作,为全市志愿者信息化管理提供便捷服务。目前石狮市已吸纳11万余名志愿者,打造一个让群众在家门口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找到志愿服务点,获得功能完善、点多面广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实现群众的自我服务和互助服务,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让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红”渗透到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400支志愿服务队伍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石狮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政府的切实举措,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一杯豆浆、一个馒头、一声问候……每周日7时,在石狮市鸳鸯池公园准时开展的“爱心早餐”免费派送活动,温暖了无数石狮人的清晨。这项活动的发起者是石狮志愿者联合会乐善公益爱心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4月团队成立并启动“爱心早餐”公益项目以来,这支团队风雨无阻,节日无休,坚持用行动帮助有需求的人群。“周周必行,你行我行”是石狮市闽爱志愿者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常年服务社区独居孤寡老人、特困户、残障人士、“六失”儿童等,通过定期入户走访,为困难群众提供各种帮扶服务,用微小平凡的举动,让困难家庭感受人间大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石狮的大街小巷,身着荧光绿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们,或深入街头巷尾大力宣传防疫知识,或在各大型赛会提供引导服务,或在敬老院关爱老人,或走进企业开展关爱“小候鸟”图书漂流……他们犹如夜晚的星星在天空中散发出点点光和热,用青春和热血、用爱的正能量,温暖着石狮这座城。
阳光太太志愿者、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幸福家园助学志愿者、美丽海岸志愿者、渔港义务救援队……如今,石狮大地上已有近400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仅今年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线上线下服务群众逾20万人次,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帮助群众获得真真正正的实惠。(中共石狮市委文明办 石狮日报记者林富榕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