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分站来稿 > 厦门市 > 思明区
厦门思明:志愿同行当好“三员” 助力社区防控工作
http://wmf.fjsen.com 2021-10-18 17:00:07 卢超颖王晓晴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卢超颖

小区防疫“守门员”老干部潘世建。王晓晴供图

文明风10月15日讯(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王晓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险,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为抗击疫情做最大的努力和贡献。社区志愿者主动“请战”,戴上口罩,穿上红马甲,走出家门,挺身在前,化身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代办员”“配餐员”,为辖区居民群众和“疫”线工作者提供暖心服务。

小区防疫“守门员”老党员蓝永生。王晓晴供图

小区卡口“守门员”

“有位老大爷,我们要特别为他点赞!烈日炎炎,老大爷虽年过七旬了,却坚持每天在小区大门口当防疫志愿者,看到居民回家都很热情,很有礼貌,让人很感动!”住在前埔南社区文兴东三里的小区居民说道,而他口中的这个人就是福建省道德模范、文兴东离退休党支部支委、社区志愿者蓝永生,大家总亲切的称呼他“老蓝”。

“小王,买菜回来啦。”老蓝亲切地和居民打着招呼,并为居民测量体温,“36度2,正常,谢谢!”老蓝用爱化解情绪、用服务软化矛盾,他说:“小区闭环管理、凭出入卡、测温扫码等程序繁琐,很多居民都是不理解、不配合的,为了让大家主动配合、让大家理解,我们要站在居民的角度,看到居民拎着重重的菜篮子,再站着让我们量体温很辛苦,我们可以帮忙接过菜篮子,再帮忙提到小区门口,矛盾就化解了。居民不配合有情绪,多说句谢谢、感谢配合、早上好、下班啦,辛苦了……之类的话,再为难的情绪都能软化了。”

在前埔南社区的各生活小区卡口上,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各小区党支部支委的“领头雁”作用,吸纳小区党员、在职党员及老干部、老战士等志愿者等200余人,分别在7个生活小区,组建了7支“好邻居·战疫情”志愿服务队,自管队伍、自行排班,不畏烈日酷暑,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面前拧成“一股绳”。

生活保障”代办员“郭美芬。王晓晴供图

生活保障“代办员”

住在店上南小区有一户失独老人,70多岁行动不便,正为家中无米下锅犯愁。这时,社区退休小组长、志愿者王春霞的定期电访就像及时雨一样,王春霞帮老人代买了米、菜等必需品,送到了老人家里。她已全然忘记自己也是60多岁的老人。“看到她就能深切到感受到社区对老人的重视和关怀,更加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老人说道。

因小区防控管理,所有外卖、快递实行“无接触”配送,物品统一放置在小区指定的寄存架上。为保障居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好邻居·战疫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还认领了为辖区行动不便或居家隔离的对象提供代买代购代送等暖心代办服务,使居民群众安心居家,共同对抗疫情。

“郭大姐,我用朴朴买些菜,麻烦您有空帮我拿下,放在我家门口,谢谢。”无物业管理的6楼居家隔离对象微信联系了志愿者郭美芬。郭美芬收到信息,放下手中的活,穿上“红马甲”出门,在小区门口的物品寄存架找到一大袋物品,送去居民家门口。

这样的事情已成为社区防控的日常,在减少人员外出的时候,热心的志愿者却挺身而出,变身“跑腿代办”诠释“最强逆行”。

全员核酸”配餐员“王春霞。王晓晴供图

全员核酸“配餐员”

为保障社区全员核酸一线工作人员的一日三餐,社区志愿者王春霞、郑淑芬和马健组成了“配餐三人组”。每轮全员核酸检测,她们早上6点就到居委会接收早餐、清点数量,再分别送至前埔南区小学和大同中学2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逐一分发给一线工作人员。

一到用餐点,就能看到“配餐三人组”用平板车推着几大箱餐品送到点位上,但因为一线的工作人员吃饭时间不一,有的是“上阵”前用餐;有的是2-3个小时轮岗换班后用餐;有的忙里忙外都顾不上吃饭。王春霞、郑淑芬都是耐心地等待着,生怕漏了谁,每餐一等就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分发完。大家劝她们说:“阿姨,很迟了,先吃吧。”她们却总是笑笑说:“没关系,先确保一线工作人员。”

全员核酸”配餐员“郑淑芬。王晓晴供图

小区防疫“守门员”老党员陈碧荣(左一)。王晓晴供图


小区防疫“守门员”老干部陈继翠。王晓晴供图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