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月和同事谢宇欢从莆田回来后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夏海滨摄)
文明风9月27日讯(通讯员 黄文水 杨心亮 余雪燕)新婚教师携手参与核酸检测,砥砺前行,人生之路留下难忘印记;父子志愿者积极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护士“姐妹”心系家乡疫情,完成支援莆田战疫任务后回到同安第二天清晨就又投入抗疫……让我门走进奋战在同安抗疫一线的三对搭档,他们并肩战疫的故事在单位、社区都成为佳话。
父子档
儿子带领志愿队服务一线
父亲坚守检测点早出晚归
陈明旺父子俩查验健康码。(夏海滨摄)
日前,同安区创业促进会收到了爱心企业华祥苑捐赠的900份月饼礼盒,将它们连夜发放到同安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手中。同安区创业促进会会长陈明旺白天在丙洲社区丙洲小学核酸检测点当志愿者,晚上继续工作,安排促进会志愿者们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
疫情发生后,同安区创业促进会第一时间向该会的志愿者发出倡议,号召志愿者到基层一线,就近服务社区(村居)疫情防控,并得到了积极响应。陈明旺说,疫情发生前,同安区创业促进会会员有150多人,短短几天时间,会员猛增至230多人。“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我们服务的力量更强了”。
据介绍,这支志愿服务队是5年前成立的,志愿者多是小微企业负责人或个体户。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陈明旺在一线服务的同时,他75岁的父亲陈荣坤也在丙洲小学核酸检测点当志愿者,连日来早出晚归,劝导村民保持一米线,文明排队核酸检测。据了解,作为社区老人协会理事,他平时就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夫妻档
携手参与核酸检测工作 这对新婚教师“真是太拼了”
陈晨怡和丈夫张陈捷并肩作战。(夏海滨 摄)
第四轮核酸检测开始,在同安官浔小学核酸检测点,教师志愿者陈晨怡、张陈捷又上岗了,两人共同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录入。陈晨怡是同安区官浔小学的音乐老师,她的丈夫张陈捷是海沧区青礁小学的体育老师,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妻,面对疫情,夫妻俩相互鼓励,携手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同安疫情发生后,地处同安工业园区周边的官浔小学核酸检测点迅速建立。急需志愿者,陈晨怡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核酸检测。陈晨怡说:“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穿着防护服三四个小时,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太累了,回家后怕睡过头,只能用多个闹钟唤醒。”
张陈捷待在家里进行线上教学,看到海沧的教师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也很想参加出一份力,奈何哪里也去不了。
同安区官浔小学校长颜晓清介绍,官浔社区总人口六七万人,核酸检测工作任务繁重。在官浔小学招募第三轮核酸检测志愿者时,陈晨怡征得学校同意,带上张陈捷赶往学校,培训后立即上岗。“这小两口最早上班,最晚下班,真是太拼了!”颜晓清说。
姐妹档
看到家乡疫情心急如焚 回来后和姐妹们并肩作战
中秋之夜,厦门市第三医院麻醉科护士长林素月从莆田回到家乡同安,她说,从出发到归来,虽然仅有10天,却恍若隔年。9月12日,她和厦门13家医院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紧急出发奔赴莆田支援战疫。林素月说,奔赴莆田仅一天,她就得知了家乡同安的疫情,急需医护人员,“我们在外面看着这里的同事那么辛苦战疫,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想赶紧回来,和她们并肩战斗”。
林素月讲述,在完成了当地的援助任务后,中秋当晚11点左右,200名支援莆田的医护人员回到厦门,进驻同安西柯镇国祺中学,昨天一早6点多就迅速投入同安区核酸检测一线。“我回来了,我很激动,因为我能为我的家乡奉献一份力,与第三医院的兄弟姐妹们共同奋战。”说到动情处,林素月声音哽咽了,眼眶也红了。
谢宇欢是林素月的同事,也是并肩战疫的姐妹。谢宇欢说,在支援莆田完成任务后,看到同安的疫情心急如焚,归心似箭。前天晚上终于回到了同安,忙至深夜,昨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我们恨不得早一刻回来,早一点投入战斗”。
谢宇欢说,在支援莆田期间,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现在回到了家乡,希望通过努力让同安的疫情早点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