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党 红歌飞扬”校园合唱比赛(厦门市新圩学校 供图)
文明风9月18日讯(夏菁 童心悦 颜丽平 黄檬檬)宏愿育桃李,德昭满芬芳。近年来,厦门市新圩学校通过丰富教育活动、创新德育工作、加强养成教育,扎实深入地推进校园文明建设,让文明种子深植孩子心田。
丰富教育活动 增强育人功效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学校始终坚持着这样的多元评价观,以“学校少年宫”为平台,通过“一训(入学训练,含军训)、二研(春、秋季社会实践研学活动)、三生(庆生、逃生、生活体验)、四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五仪式(开学典礼、百日誓师、少年宣誓、六七年级交接仪式、九年级毕业典礼)”等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厦门市新圩学校校长马光德表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学校开展了喜迎建党100周年暨校园艺术节活动之“童心向党 红歌飞扬”校园合唱比赛、“亲子共诵红色经典,书香传承革命情怀”主题活动、阅读红色经典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牢记使命,把红色记忆和红色基因牢牢植入心中,薪火相传。
走出校园,学校则践行以“活动带动感动”体验式阳光德育模式,组织学生到银鹭集团、翔安区图书馆、学校的班级“开心农场”等基地开展活动。每年春季、秋季,学校则会组织全校性社会实践活动,精心设计一到九年级的路线和主题,让所有孩子都能经历18次不同的社会实践主题教育。
不仅如此,校团委每年还会开展“畅想新曦”夏令营活动,丰富学生暑期生活。“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今年的夏令营闭营仪式上,学校南音社团的孩子们就用南音演唱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
除了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外,像重阳饺子节、激情体育节、书香读书节、魅力艺术节等个性节日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找到“我最棒”的感觉,同时培养师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校园真正成了“魅力校园、活力乐园、温馨家园”。
校长与小小志愿者参与植绿护绿活动(厦门市新圩学校 供图)
拓展多样渠道 弘扬志愿精神
2016年12月2日,学校在全市首创设立“小小志愿者培训基地”,以此为平台,通过“大手拉小手”,将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引入校园,再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将志愿精神向家庭和社区延伸。
同时,学校还组建家长义工队,充实教师志愿者队伍,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学校定期组织小小志愿者、家长义工、党员干部开展文化下乡、洁净家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校企合作等志愿服务。
据介绍,学校对外探索实践了“1+X”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整合区域内一切教育资源,邀请政府部门、爱心慈善团体、专业机构等共同助力教育;创建家长义工队,开办家长学校,完善家委会机构和职能;聘请校外辅导员,与社区共建,形成学校与社区共同教育的氛围,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大德育工作网络。
不仅如此,学校成立了班级督导队、食堂帮厨队、博爱超市管理服务队、礼仪服务队、小小导游服务队等“小小志愿者”活动小组,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创新学生资助模式,开创全市农村学校第一家校园“博爱超市”,精心打造学校红十字博爱超市运行模式的品牌,不断挖掘其教育功能,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提升德育品位,让学生有尊严地得到帮助。
精心布置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厦门市新圩学校 供图)
加强养成教育 文明滋养校园
学校重视校风校貌,加强养成教育,包括组建培训“国旗班”,每周一举行规范化的升旗仪式;组建学生礼仪队,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四个文明习惯”活动等。
如今,学校有着良好的德育环境,班级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知晓“乱扔就是错,不捡就是过”,学校“弯弯腰”活动形成特色。
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并充分利用清明、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马塘精神进校园”“文明小白鹭”志愿服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同时,学校还构建“大思政”格局,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利用校报校刊、电子显示屏等阵地,刊播“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八不”行为规范、节约粮食、疫情防控等公益广告。
文明之风不断滋养着校园,近年来,学校获评了第二届厦门市文明校园、厦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市首批绿色学校等荣誉。
未来,学校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作为新理念,着力构建闽南文化精神浸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营造书香墨香浸染的文化氛围,创建多彩课程文化的发展路径,为每一位新圩学子实现梦想提供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