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1年度江苏省“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树山介石书院等22个项目入选。(9月6日中国文明网)
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和服务水平,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本次入选的22个项目,既有公共文化机构的场馆设施,又有社会力量投资或参与运营的空间场所,包含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等多种业态,无论是结构环境,还是功能服务、内涵等均符合“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各项要求。
城乡的公共文化空间,对于群众来说,是精神家园。当物质富有之后,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的首选。而“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除了凸显一个地方在公共文化建设上的成就外,也为大众精神滋养、文化自信找到了更好的寄托。因此,苏州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增添美好的实事工程。
一方面,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要有计划有落实。苏州将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当成认真落实文旅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主要行动,并在《“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中划为重点内容,计划用3年时间(2021-2023年),打造百个空间形态“美”、内容品质“好”、服务效能“高”、运营机制“新”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22个项目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就是苏州在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亮出的首期成绩单。
另一方面,创新培育公共文化空间,更易于构建10分钟文化圈2.0版,使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出门能有好去处,在家边上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培育公共文化空间需要多多益善。虽然苏州已有一批博物馆、艺术馆、书店等公共文化空间,但有的公共文化空间还要在提升其功能性、审美性、公共性上精雕细琢。通过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为群众增加互动、交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才能为丰富居民生活、构建交往网络、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既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交往与公共活动的空间,又要激发公众高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空间营造的积极性。按照计划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需要汇集各方力量、整合优势资源、融合多元业态,更好完成计划规定的打造千个具有人文关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激发更多城市动能,让其成为城乡发展的新增长点,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公平的最优化,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福州文明办 苍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