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荣社区志愿者入户了解居民需求。(湖里街道供图)
文明风8月13日讯(通讯员 洪爱萍)“滴滴、滴滴……”日前,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东荣社区求助系统的警示声突然响起。
“是社区吗?我老伴摔倒了,能派人过来扶下吗?”接通呼叫设备,原来是居民老张按下了求助按钮。他的老伴、八十六岁的老人林阿嬷上卫生间摔倒了,爬不起来,她年迈的老伴不够力气将她扶起,急忙按铃求救。几分钟不到,网格员便火速上门,将老人抱起并搀扶回床上休息。老张眼眶湿润:“要不是社区反应迅速,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近年来,东荣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用,着力推进敬老济困服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近邻”治理模式,用“党建+”激活“微治理”,以“红色近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搭建党群“连心桥”,让孝老爱民融入近邻党建,让邻里之间更有人情味儿。
东荣社区作为厦门典型的“银发”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00多人,老龄化比例达到27%。面对“银色浪潮”,东荣社区党委把完善社区敬老济困服务举措作为“补短板”的重点,通过社区党委抓“总”,依托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和橙照护养老科技有限公司两支队伍,借助三个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推动完善“1+2+3”服务矩阵建设,打通“全链条”、实现全覆盖。
擦亮“益邻”名片
织密共建网络
为掌握社区老年人和困难人群基本情况,东荣社区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精准摸清建档立卡821人,对所有人员信息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做好常态化服务。社区志愿者们不定期到老年人、残疾人家中入户、走访、慰问,每月对介助与介护老年人进行电话关怀,定期到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员家中测量血压和血糖,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
除此以外,东荣社区与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开展爱心结对,每逢重要节假日为帮扶对象送上米油等生活物资,让居民感受关怀与温暖。
东荣社区还鼓励网格化居民自治。自发组建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志愿者陈灿强在了解到同住小区的小张,因腿部残疾生活困苦,他不仅带头捐资,还前往小张家中安装排油烟机、粉刷墙壁,除此以外, 他还为小张购置了电视机、电视柜等家具,通过他的爱心帮扶,小张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小小志愿者为社区老人表演节目,和睦邻里关系。(湖里街道供图)
创设“德邻”家园
优化服务体系
东荣社区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申请财政补贴和获得社会捐赠的方式,筹措到适老化改造经费10万元,推动项目落地。
在户外,建造“敬老亭”,进行阶梯坡化改造,让老人可以在“家门口”吃茶、谈心,闲暇之余不再孤单;在楼道加设助老折叠休息座及U型扶手,为老人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在室内,为11户老年人家中安装自动感应LED起夜灯、卫生间多功能扶手和助浴折凳、靠背、防滑地垫等防护设施。同时配备长者智能药盒,安装助老求助终端,共同护航老年人“居有所安”。
东兴小区的陈阿伯说:“墙壁上多了L形扶手,上洗手间时起身不再费劲了;脚下加了的隔水防滑垫,又添了一重保障;更贴心的是,社区给我们上门安装了智能药盒,时间一到便会自动响铃,再也不用担心会忘记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