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茶韵前楼村,业兴民富乡村魂;党员公约记在心,党规党纪要遵循……”在柘荣县乍洋乡前楼村茶话亭,该乡小板凳宣讲队员们正用乡土语言和快板敲出朗朗上口的“党员公约”,吸引过往群众驻足观看,纷纷拍手称赞。
近年来,柘荣县乍洋乡立足乡村实际,全面实施以党员公约、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为核心的“两约一训”基层治理模式,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党员公约”记心间
无职党员变先锋
“农村无职党员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乍洋乡党委书记刘茂周介绍说,为唤醒农村无职党员的党性意识,该乡推出“党员公约”设岗定责公开墙,激发先锋活力。
结合“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是党员我在行动”等活动,该乡13个村党支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编制特色“党员公约”,为210名无职党员设置“河道整治岗”“生产发展岗”“扶贫帮困岗”“纠纷调解岗”等岗位。
乍洋乡“村医”党员吴乃明给困难群众送医上门,履行扶贫帮困职责
一石激起千层浪,农村党员自觉认领服务岗位,上墙立书,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各村党支部还开展党员先锋指数“一月一评”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对党员践诺履职情况作点评,党员民主评议选出当月“履职尽责先锋党员”。
除了完成责任岗位职责,部分离退休老党员发挥余热,自告奋勇加入1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美化家园我先行”“邻里纠纷我调解”“园区建设我助力”等志愿活动,不断锤炼党性修养。
党员亮身份,党风促民风。乍洋乡逐步构建起以“党员公约”为引领,支部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社会的组织体系。
乡村振兴齐推进
“村规民约”来助力
“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党员带头,戴好口罩;利人利己,全国平安……”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水碓村退休教师陈长水发挥专长,编撰了“防疫村规民约”,每天站在村口敲锣伴奏,唱响“防疫”快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防疫知识,受到群众广泛认可。
在水碓村的带领下,其他村党支部纷纷效仿,迅速编制符合本村实际的“防疫公约”,有效助力疫情防控。有了“防疫公约”的成功经验,该乡党委又谋划推进新形式,带动“村规民约”,传播新政策。
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事关群众的生命安危,2020年3月,该乡集中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可是,个别高龄群众却难以理解,乡村干部多次上门沟通无效。
在众人集思广益下,一首“农村危房要注意,安全隐患莫大意,危房信息及时报,早拆除来早安全……”“危房整治公约”快板应运而生,在村口循环播放,和风细雨传递政策,有效推动了危房拆除重建工作。
“‘两约小喇叭’循环播放,村里小孩都倒背如流,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千家万户。”该乡党委组织委员林建章介绍说,如今“两约小喇叭”又加入宣传乡村振兴、节约粮食、垃圾分类等,作用越来越强大。
“家风家训”永传承
基层治理更畅通
在前楼村老党员、老村干郑作桥家的“党建小院”里,有一面墙记载了《郑氏规范》中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家庭管理规范。
据悉,《郑氏规范》是浙江浦江郑氏一族的家规,延绵了良好的家风。2015年,郑作桥以此为蓝本,结合村情,制定了《前楼郑氏家风家训》,治家严明,村民有口皆碑,纷纷效仿。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有助于传承向善能量,也有助于乡村基层治理。”该乡党委宣传委员林振平介绍道。
良好的家风有一种无形力量,它让乡村基层治理变得更加容易。溪口村古民居“柘水流芳”旁的“戒赌碑”,记叙该村村民袁恒瑶嗜好赌博导致家庭破败,诚心悔过,教诲世代子孙严禁赌博的典故,该村村民将“戒赌碑”视若训示,全村范围严厉禁赌,从未发生一起赌博案件。此外,村民还牢记“以发展产业,提高生活水平为荣”的家风家训,近年来,借助福鼎白茶的辐射效应,大力发展茶叶种植1800多亩,助推乡村振兴。
乍洋乡溪口村党员群众在板凳茶馆学习交流家风家训
此外,该乡还积极开展评选典型家庭活动,持续弘扬良好家风,培育向上人文。2014年至今,共评选“党员示范户、孝德之家、和睦之家、孝顺媳妇”典型示范105户,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乍洋乡蔚然成风,乡村发展不断焕发新的活力。(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通讯员 陈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