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宁德 > 古田县
古田:“爱心助残驿站”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http://wmf.fjsen.com 2021-07-14 17:50:03 池芳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禇子强

宁德文明网7月13日讯(通讯员 池芳)为了解决农村残疾人存在的吃饭难、托养难,文化生活缺乏等问题,古田县残联根据省、市残联部署,按照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安排,在全省率先开展“爱心助残驿站”建设试点,探索服务农村残疾人的“五有”服务机制,即有人服务、有钱服务、有场所服务、有机制服务、有成效服务,为农村残疾人在家门口搭建一个提供集吃饭、康复、日间照料、教育培训,就业、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目前全县14个乡镇(街道)已全面推开试点,已建成第一批“爱心助残驿站”试点机构21个,打通了基层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得到了广大残疾群众的称赞,同时也吸引了南平、建瓯等市县前来交流“取经”。

构建服务体系 延伸服务触角

针对基层残联存在力量薄弱的问题,古田县残联自今年以来致力于完善村级残协组织建设、服务人员培养等工作,确保人员在职在岗、职责明确、分工协作。

同时,古田县在全县289个村普遍建立村级残协,残协主席由村两委成员担任,委员若干人,下设各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同时实行分片挂钩残疾人,形成完整服务网络。村残协负责“爱心助残驿站”日常管理。

此外,“爱心助残驿站”负责人由热心残疾人工作的村两委兼任,设立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增加服务力量。同时,由热心群众以及适合的残疾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会帮助“爱心助残驿站”开展卫生清理、送餐、种菜、采购等活动。

创设服务渠道 拓宽资金来源

确保“爱心助残驿站”有正常运转经费和就餐残疾人能交得起伙食费,是“爱心助残驿站”能持久运营的关键。

利用省残联、财政厅、民政厅专门下达的给予每个试点村6万元的补助资金,用于安排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购买服务和购置康复托养设备。实现政策叠加,保证了“爱心助残驿站”能持久运营下去。同时,在村级爱心孝老食堂就餐的残疾人,若为重度困难残疾人,每月两项补贴为195元,另有托养补助、慰问补助等,月收入均在300元以上;若为轻度残疾人,也有其他收入或就业补助等。

广泛宣传,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城东街道仕坂村一位在厦门经商的乡贤,听到家乡办“爱心助残驿站”,立马慷慨解囊,捐赠8万元现金,带动了爱心企业和其他群众陆续捐米捐油捐菜,形成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

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许多爱心助残驿站的残疾人也通过自助互助,发扬自立自强、互助友爱的精神,自己打扫卫生、洗菜淘米、帮助送餐,使残联人在驿站感受到温心、暖心。如吉巷乡薛后村“爱心助残驿站”,发动轻度残疾人、用餐老人种粮、种菜十二亩,养猪两只,改善食堂伙食。日常大家互相帮助,煮饭淘米做卫生送餐,一派热气腾腾景象。

配套场所服务 增强运营条件

古田县要求”爱心助残驿站“,在依托敬老院、孝老食堂有厨房、餐厅的基础上,还要配置康复器材、文体器材以及村残协的场所,不具备条件的村,就不能作为试点单位。如城东街道利洋村利用原来的幸福院进行无障碍改造,建立“爱心助残驿站”,不仅有食堂,还设置了康复训练室、文体活动室、辅具角、手工室,同时配备各类康复器材、文体器材、辅具,常用医用设备,成为残疾人吃医康养娱的综合场所。

形成制度服务 规范工作管理

为了保证”爱心助残驿站“能够持续健康运营,古田县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培育高尚文化。

工作中,建立申报测评、定期检查、年终考核、奖优罚劣等一系列制度,确保”爱心助残驿站“健康运营。同时在村委会账户设立专门会计科目核算,实行每月公布收支,季度审核兑现运营补助,将收费、捐款捐物、菜品采购、掌勺义工补助等收支情况公之于众,接受监督。

目前在许多爱心助残驿站,我们可以看到,各驿站通过宣传栏、背景墙,广泛植入助残扶残元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倡导、践行互帮互助、自立自强精神。如城东街道利洋村设置专门背景墙,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关心关爱的论述以及传统助残扶残典故等。

实现成效服务 扎实推进工作

“爱心助残驿站”试点能否成功,最终体现在实际成效上,是否解决了残疾人“急难愁盼”的吃医康养娱基本问题,是否得到广大残疾人的拥护,围绕这些问题,古田县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选择”爱心助残驿站“负责人时,乡镇(街道)、村(居)把热心残疾人事业、办事公道正派、有感召力的村两委老村干作为选择人选,确保选出合格的”爱心助残驿站“负责人。当前,许多“爱心助残驿站”从解决残疾人吃饭问题入手,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包括有主要为肢体残疾康复提供训练的康复训练室、为60岁以上残疾老人开展的精准康复训练、村医的日常坐诊、日间照料以及实用技术培训、文体活动等,使得“爱心助残驿站”成为残疾人之家。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