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临沂的郯城县,曾因“孔子师郯子”而闻名,如今,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的“一巷9博士”,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在这个不足500户人的刘湖村,先后走出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100多名本科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一条宽3米、长68米、只有9户人家的小巷子,这条小巷子先后走出了9名博士、3名硕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巷”。(7月13日《光明日报》)
据报道,从去年开始,“博士巷”变得越来越有名,不少来自外省市的游客和家长学生慕名专程前来参观。“博士巷”走红的背后有什么秘诀?其实,所谓的秘诀并无隐秘可言,报道给出了答案——小村庄盛产“学霸”绝非偶然,是全村人共同重视教育的结果。
这几年媒体报道了多地博士村,纵观这些博士村,无不与崇文重教有关。重视教育的优良风气,得益于村民对乡风家风的重视和传承。位于郯城县的刘湖村,曾因“孔子师郯子”而名闻天下。据史料载,春秋时期,郯子朝见鲁昭公,鲁大夫昭子问及昊氏以鸟名官之故,郯子回答甚祥。孔子听到此事后,连夜见于郯子而学之,遂有“孔子师郯子”之说。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良好的乡风造就一定的人才。良好的乡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涵养出来的,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心血浇灌。刘湖村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氛围,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比如,在“博士巷”墙壁上、村里的宣传栏里,不难看到“崇文尚学,志存高远”“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等勤勉好学的古籍典故,他们将祖辈传下的优良品质、美德精神融入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这些对学子成才是必不可少的良好因素。
刘湖村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这里的孩子们,不攀比生活物质条件,而是比谁考得好。当地全面推开“立家训、树家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也助推了优良乡风家风的传承和培育,并在全村形成了崇文尚学、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从小就在每个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好的乡风家风加上孩子们后天努力,成就了“博士村”“学霸村”。所以,“博士巷”走红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学有所成的博士并没有忘本。从报道可知,村里走出的优秀人才成名在外,不忘反哺家乡,他们尽己所能支持家乡发展。比如村里组建的“乡村振兴”微信群里,大家经常为村里的发展群策群力。“现在直播带货很火,咱们的五色米也可以走这条路子”“我们有会设计的人,到时候可以帮忙设计包装”……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刘湖村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博士巷”“学霸村”也将越来越有品质。
重视教育的优良风气,无疑是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沃土。“往小了说,学习知识能养活自己;往大了说,能给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这是不少刘湖村村民的朴素情感。于此而言,期待像刘湖村这样的“博士村”越来越多,崇文重教的优良乡风家风弥漫神州大地。(德化文明网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