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址揭牌(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明风5月29日讯(李霖)5月29日,厦门市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址启用仪式在“嘉庚书房”举办,这是集美区深化“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意味着集美区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活动、推动移风易俗等有了新平台、新阵地。
厦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巡回指导组组长徐文东,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赖朝晖,集美区委书记何东宁,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颖,厦门市委文明办副主任虞圣坚,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许志坚等参加仪式。
“嘉庚书房”再添文明实践新使命
4月底,全国首个“嘉庚书房”在这里揭幕,正式开启其讲述百年党史、滋润育人土壤、弘扬嘉庚精神的征程。黄颖在致辞中表示,今后,嘉庚书房也必将成为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开创新业绩、凝聚党心民心的使命,不断推动集美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推进区域全面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据集美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集美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重要阵地,以弘扬嘉庚精神作为“切入点”,用活用好辖区丰富红色资源,通过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其做法被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平台刊登,具有集美特色的文明实践工作经验和成效获得频频点赞。
下好文明实践谋篇布局“整盘棋”,打造人文集美嘉庚故里“新名片”。据悉,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2019年5月揭牌以来,结合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体育健身、乡风文明建设等七大平台功能,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工作,助力“爱心厦门”建设。截至目前,集美区已经建成61家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个镇街文明实践所和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服务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共整合师资3968人,开展服务2.3万场次,服务人数91.9万人次,登记学员17.6万人。
嘉庚书房大讲堂第二讲围绕“少年强则国强”作主题对话(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盘活资源 打造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启用仪式上,由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选送的节目《接过爷爷的桨儿》进行了展演,10名2021年集美区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受到表彰,展现了嘉庚故里新时代好少年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天,嘉庚书房大讲堂也迎来第二讲,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副会长、《集美校友》杂志社主编陈经华,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陈新杰,厦门大学嘉庚研究会师生代表以及2020年、2021年市、区级新时代好少年代表,围绕“少年强则国强”作主题圆桌对话。
“我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把手举过头顶的时候,特别骄傲、自豪。”陈经华向现场观众分享了儿时记忆,讲述了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投身科研事业,为祖国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提到刚刚故去的袁隆平,80岁的陈经华难掩悲痛情绪,一度哽咽。他鼓励在场青少年,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攀爬人生阶梯的时候,要时时把祖国放在心上,“成为时代前进的推动者、引领者”。
陈新杰说,学生要把“爱学习”放在第一位,“没有学好本领,不能为祖国做贡献,那么爱国就是一句空话。”陈新杰讲述了作为闽西南首个团支部诞生地,一批革命先辈从集美小学三立楼走出,将革命火种扩散开来的红色故事,并鼓励同学们要将好好学习作为落实爱国的具体行动,提高本领为新时代做贡献。
现场,2021年厦门市、集美区级新时代好少年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践行嘉庚精神,争做“诚毅”好少年的故事和感悟。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市教育局指导,中共集美区委宣传部、中共集美区委文明办主办,共青团集美区委、集美区教育局、集美街道办事处协办。
10名2021年集美区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受表彰(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由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选送的节目《接过爷爷的桨儿》(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