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古田县城关,见到街道环境整洁、车辆停放有序。不远处,三五名社区居民与“小巷管家”围坐在社区服务中心拉家常、谈日常。“服务暖心,照顾贴心。”社区居民对“小巷管家”的工作齐声夸赞。
开展“小巷管家”工作,是古田县通过“近邻党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一个缩影。
“从去年开始,在县内招募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熟悉片区情况、有时间和能力参与社会治理的党员和居民担任‘小巷管家’,从事社区日常巡逻、老弱探视、异常预警、救济报告等工作。招聘的‘小巷管家’都是社区内有威望、有名气、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通过邻里沟通、每日微信群报备等途径,能够第一时间对居民生活的细微问题以及上级政策推广进行上传下达。”古田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程林森说。
“谢谢你们特地来看我。”位于古田县城西街道青云社区的林奶奶平日里腿脚不方便,春节期间卧病在家,家庭情况也让她较烦心。同社区的“小巷管家”张筠庭听闻林奶奶身体不适,专程前往她家中看望,陪老人聊聊家常、倾听烦恼。
花甲之年的张筠庭是青云社区居民,对当地十分熟悉,退休后热心于帮助社区发展。从去年开始,他走街串巷、沟通邻里、服务居民,成为居民和社区工作间的“粘合剂”。张筠庭等一众“小巷管家”成了服务社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连心桥”,大到违规建设、小到邻里纠纷,“小巷管家”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做到当下沟通、当下解决;当下解决不了的,动员居民和社区的力量群策群力。以往社区内第一时间难以发现的环境问题、难以及时跟踪反馈的居民需求等难点不再捉襟见肘;违规建设、安全隐患等原本社区治理的难题也被化解在发端阶段。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社区治理的队伍壮大了,如何统筹人力做到事半功倍?记者看到在青云社区的街区房屋立面墙上,张贴着“小巷管家服务示意图”,写明“小巷管家”的成员、工作职责、工作区域和服务热线。
“青云社区根据当地情况,将辖区内的4个居民片区科学划分为8个网格区,共招聘了10名‘小巷管家’。‘小巷管家’的出现,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极大缓解了社区治理压力,深受居民的认可和欢迎。”青云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林勇强说。“小巷管家”居民认可、“责任田”明确,社区治理成效渐佳,截至目前,青云社区“小巷管家”上报问题65件、随手解决问题223件,“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在古田县的两个街道蔚然成风。
支部惠邻、共治聚邻、志愿助邻、文化育邻,近邻党建的暖心之风在古田县轻轻吹拂。
“孩子不在家,就我一个人吃饭,有时候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做饭,早上煮个饭,能吃一整天。现在有了这个食堂,吃饭有了着落,不仅饭菜新鲜,还能有人一起聊天、看电视,真是远亲不如近邻!”86岁的独居特困老人叶开基,对社区食堂连连称赞。
在青云社区“孝老食堂”,老人们围桌而坐,边吃边聊,其乐融融。该食堂目前共有17名老人,他们中许多为平时生活起居较为困难的孤寡、空巢老人,此前“一天一顿饭,煮一顿吃一周”成了许多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缩影。
为破解社区孤残老人、贫困户、特困户留守老人等九类人员的切实困难,古田县通过近邻党建,引领“孝老食堂”建设,动员社区低龄老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帮厨和送餐等志愿服务,将“孝老食堂”建成党员志愿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开办“孝老食堂”基础上,社区还积极开展“浓情拗九,邻里送真情”等邻里党建活动,为辖区内的老人们送去温暖。
居民生活无小事,方寸党建之间,惠及邻里民生。下一步,古田县将扎实推进近邻党建工作,强化街道社区战斗堡垒作用,传递文明新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余根坤 通讯员 杨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