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福州 > 闽侯县
闽侯:花式感受“孝”文化 多彩活动诵亲恩
http://wmf.fjsen.com 2021-05-12 11:29:28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感恩母亲村”主题宣传曲《妈妈的手》现场首发,由著名作曲人蒋舟和中国音乐协会会员姚万金共同制作、曾彭飚演唱 闽侯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5月12日讯(通讯员陈枫 沈靖“感恩母亲馆”揭牌、“感恩母亲村”主题宣传歌曲、《妈妈的手》发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5月9日,由福州市妇联指导,闽侯县妇联、闽侯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大湖乡党委政府主办的主题为“祖国山河美 大湖诵亲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首届“感恩母亲”主题文化节活动在大湖乡举行。

现场首发《妈妈的手》

花式感受“孝”文化

活动现场,主承办单位有关领导为洋山“最美母亲”代表陈梨梨,突出贡献乡贤陈兴炉、陈国星、陈亦来、林国榕、林德标等人颁发证书绶带,福州市妇联授予大湖乡洋山村“福州市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称号。

当天,“感恩母亲村”主题宣传曲《妈妈的手》现场首发,这首由著名作曲人蒋舟和中国音乐协会会员姚万金共同制作、曾彭飚演唱的歌曲,拳拳爱意流淌于词曲之间。

“每个人对自己母亲都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但这首《妈妈的手》一定是最特别、最有新意的。今天上午,这首歌在音乐平台首发后,我第一时间转给我母亲,用这首歌曲带去母亲节的祝福,也为所有母亲带去祝福。”著名作曲人蒋舟说。

活动现场,还有精彩的文艺节目精彩上演,包括歌曲《伟大的旗帜 胜利的旗帜》《永远跟党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代闽剧小戏《母亲》……恰逢母亲节当天,闽侯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大湖乡策划出品了多首与党建相关的原创音乐,并开展“大湖诵亲恩”党史歌曲快闪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大显身“手”、“梳”不释手、悦然“指”上……在“感恩母亲”十项文化旅游体验活动中,百余名游客与母亲一道在美丽乡间拍照、听歌、祈福,为母亲洗手、修甲、梳发等。

“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它是每个人记忆中感受最深、最美好的一种情感。通过在感恩母亲主题馆体验‘感恩母亲’十项活动,更加深了我对母亲的陪伴与了解。今后我会更加关注生活的小细节,多陪伴、关爱母亲,让她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游客陈女士说。


洋山村“感恩母亲馆”正式揭牌 闽侯文明办供图

“感恩母亲馆”揭牌

搭建“感恩母爱”平台

当天上午,洋山村“感恩母亲馆”正式揭牌。“感恩母亲馆”设在洋山村委会3楼,主要展示母亲用过的老物件、母亲的厨艺与手工艺、感恩母亲村相关文化与景点介绍等。

而“感恩母亲馆”里陈设的老物件是曾担任洋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闽侯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综合科副科长姚万金带头收集。“洋山村最特色的旅游资源都蕴含‘感恩母亲’之孝文化,为打响洋山‘感恩母亲村’,我们在洋山村设了一个‘感恩母亲馆’。让我感动的是,前期我提议要收集母亲的老物件,乡亲们都特别支持,把自家最好看的老物件都给‘贡献’出来了。今天看到游客们参观了‘感恩母亲馆’后反响都很好,我也感到十分欣喜。”姚万金告诉记者。

“那一双纤细的手啊,砍过柴火锄过稻田。为儿洗衣为女梳头,给了儿女无尽的温暖……”值得一提的是,主题馆内播放的原创背景音乐《妈妈的手》的词正是姚万金创作的。

“因为母爱就体现的妈妈的手上,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丝丝缕缕的……妈妈用她纤细的手呵护我们成长,用她勤劳的手养育我们长大。看到妈妈的手,自然而然又想起妈妈的疼爱,所以我就创作了这首歌词。今天正是母亲节,以此也祝福全天下母亲幸福安康、岁岁欢愉。”姚万金说。

看到“感恩母亲馆”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不由让游客们想到了自己母亲古时候辛劳的画面。“通过‘感恩母亲’老物件的展示,搭建了一个怀念母亲、表达孝心、报答母爱的平台,再现母亲生儿育女之艰辛和母爱之伟大无私,从而让子女心怀感恩、传承孝道,对促进母亲与子女关系更加融洽,十分有意义。”市民周女士说。


游客们参观“感恩母亲馆” 闽侯文明办供图

“孝道”故事代代传

引领“孝道”好风尚

在闽侯县大力发展雪峰山城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大湖乡结合不同村庄特色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洋山村拥有历史悠久的“感恩母亲”孝文化传统,现存感恩母亲民俗历史文化建筑5处,在石龙自然村,一条300多米的登山道,更是世代村民口耳相传的“孝道”。

相传,在明朝,村中有一孝子名叫宋武,他与母亲二人住在一座名叫“三丘田”的大山旁。因其母亲的双脚患痛风不能行走,他不分寒暑地每天背母亲前往3公里外的邻村(上洋自然村)请郎中医治,并顺路到李三娘祖殿为母亲祈福,十多年不曾放弃。而往返途中最艰难的就是要翻过屋前那一座名叫“峭峭岭”(又名“后川尾”)的山坡。村民们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便把他家门口至“峭峭岭”山脚的这条300多米的登山道称为“孝道”。

“孝道”的故事代代相传,洋山人知恩感恩之情生生不息。1997年,洋山村的陈氏兄弟5人修建了一条村道回馈乡亲,路建成后带动了新村建设,使得家乡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为感恩陈兴滔等乡贤一家义举,便以其母亲名字给村道命名,谨作纪念。

“今天跟妈妈一起走‘孝道’,也体会了古代孝子是如何孝顺母亲的,以后,我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小朋友陈瑾昕告诉记者。


感恩母亲村——洋山村 闽侯文明办供图

打造“感恩母亲村”

助推大湖乡村振兴

洋山村历史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感恩母亲”元素,包括蓝田宫之妇幼保护神“临水夫人”崇拜、石龙佛堂之孝子陈六公信仰、洋下宗祠之“背母亲走福寿廊祈福”习俗,同时还有为母亲“梳头、剪指甲、煮长寿面”的成人礼等,“感恩母亲”的人文理念与习俗深植人心。

近年来,洋山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山清水秀,乡愁犹记,“里子”充实,“面子”也扮得更靓了。与此同时,在深挖感恩母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洋山村致力于打造一个以“感恩母亲”为文化背景,吸引乡村亲子旅游、提供感恩母亲情感表达的特色主题文化旅游村。

当天,活动主办方还在村内制作体验导览图,将“感恩母亲”主要体验项目在地图上呈现,同时制作“洋山村感恩母亲故事”专题网页。让前来的嘉宾游客能够根据导览图和专题网页进行参观游览。

大湖乡党委书记陈夫文表示,乘着雪峰山城建设的快车,大湖乡正积极探寻乡村振兴新方式,让游客们体会到大湖独特的韵味。立足于洋山村底蕴深厚的“感恩母亲”文化和崇尚孝道的理念,大湖乡以感恩母亲的“家风”和文明乡风为魂,以乡愁做引,将洋山村打造成一个以“感恩母亲”文化为背景的亲子游和孝亲游、乡村游的主题文化旅游特色村,促进乡村振兴。(闽侯文明办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