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伙(右一)和志愿者伙伴在一起。(同心慈善会供图)
文明风5月11日讯(通讯员 黄文水 张荣森 林文足)自从加入了同安志愿者的行列,他永远都是风风火火。在孩子上大学以后,他决定转换跑道,成为一名专职义工。在同安区委文明办指导和支持下,同安同心慈善会志愿者刘永伙多年坚持如一日,先后参与创建的家庭教育“流动家长会”、“高山上的阅读”项目成为志愿服务品牌。他是公益阅读的守望者,他常说:“公益慈善无小事,聚沙成塔暖人心。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家庭教育“流动家长会”
边学边做,家校共育
昨天上午7点多,刘永伙像过去的1600多天一样,按时向60多个微信群的5000多名家长发出家庭教育的每日温馨提示:“早上好,今天是母亲节,在这个温馨而又特别的日子,真诚地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笑容灿烂。”刘永伙同时附上当日天气预报。每天一条微信,分享家庭教育心得、经验,“每天分享,越分享越快乐!”从2016年11月至今,他坚持4年多从不间断,每天的这条微信,是家长们必备的“家庭教育早餐”。
刘永伙2014年加入同心慈善会,工作期间经常入户走访,了解到不少困难家庭情况,也从中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2016年开展“同心父母学堂”的同时,为了能让更多家庭受益,在同安区委文明办支持下,家庭教育“流动家长会”项目落地。该项目致力于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通过入校、入园、入社区开展讲座,提高父母的教育能力,弥补城乡家庭教育资源不均衡短板,为儿童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刘永伙讲述,家庭教育“流动家长会”曾走进莲花学区一所完整小学,开展活动前,这所小学成绩在全学区排名末尾。多年来,“流动家长会”进入学校开展活动30多场,家庭教育受到家长重视,目前该校成绩进步显著,稳居学区前三甲。“我们是边学边做,家庭教育没有捷径,需要家长的用心陪伴。”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刘永伙常能接到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求助,他一边学习提升,一边牵线搭桥,自己解决不了的,引荐专业机构或人士。“我很快乐,帮助别人虽然微小,家长信任我,是我每天坚持的动力。”
据统计,同安区委文明办扶持的家庭教育“流动家长会”项目持续开展5年,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132场,受益家长、学生近3万人次。
刘永伙和高山上的孩子在一起。(同心慈善会供图)
高山上的阅读
爱心接力,阳光陪伴
2018年春节前,同心慈善会为小坪村一名女学生送去助学金。刘永伙留意到,这名女学生的妹妹正坐在一条板凳上翻书,同行的一名高中生志愿者见状,上前为她讲绘本故事。这温馨一幕被刘永伙抓拍了,这张照片也深深触动了他:“高山上的留守孩子,缺乏父母陪伴,阅读上有困难,他们需要有人来带路。”
这张照片,让刘永伙萌生了到高山上开展阅读公益行动的想法。在同安区委文明办指导和支持下,2018年10月,“高山上的阅读”项目首批志愿者来到高山之上,陪伴高山教学点的孩子一起阅读、玩耍。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参与的不少志愿者需早上6点前起床,坐车到同安城南,再转乘公交车到白交祠、军营教学点。前后花费近3个小时,赶在上午9点前抵达,沿途山路大小200多个弯,从海拔几十米攀升到海拔千米的高山。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刘永伙风雨无阻,坚持每周末上高山白交祠、军营村,开展高山上的阅读。
刘永伙说,“高山上的阅读”项目组对精准帮扶留守儿童有了新思考。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高山上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和学习需求是持续的,需要更多志愿者来参与。经过摸索,形成了“主题课程+陪伴阅读”的经验,项目组为高山孩子们量身定制志愿服务内容:志愿者阅读陪伴之余,组织孩子晨读、徒步远足、趣味游戏、篝火晚会、冬令营、夏令营,还有集体庆生、植树造林等活动。孩子们的成长显而易见,他们第一次接触沙锤、棒棒糖鼓、非洲鼓等乐器,以学生高恒炜为例,他改变很多,从爱调皮捣蛋到能静下心来看绘本,变得文明有礼貌,还当起了小志愿者。
三年来,“高山上的阅读”项目结出硕果,项目在2020年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慈善总会举办的“善行八闽公益大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得到近40家单位、企业、机构的支持,也获得4所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开展124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参与孩子1503人次,参与公益讲师82人,参与服务志愿者有536人次,志愿服务时数达7246小时,往返高山累计公里数达869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