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在“三分土地七分水”的兴化市千垛镇,“千垛菜花织金黄”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成了千垛菜花的真实写照。除了兴化垛田,还有泰兴银杏栽培系统、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都受到游客的青睐。(4月27日中江网)
可以看出,“鱼米之乡”农耕历史文化备受游客青睐,也给其他地方的农耕历史文化激活带来了启迪:历史源远流长,如何传承好农耕文化,让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念好“文化经”。农耕文明中最不缺少的就是乡村文化,只有深挖农耕文化的经典,才能为乡村振兴夯实底蕴。例如,吴中区草鞋山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我国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水稻田;吴江梅埝龙南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渔猎工具和鱼、龟骨骼,今天的吴江及周边地区仍存在大批以“渎”“浜”“湾”“浦”“塘”为名的地名……这些农耕文化深挖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农家子弟认识到乡村的不凡历史,同时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找到突破口。
打好“发展牌”。在发达农耕文化的孕育下,无论“鱼米之乡”,还是其他“天下粮仓”的历史荣光,都应以发展为硬道理。而发展靠什么,自然离不开精耕细作的劳动,离不开农民为振兴注入的奋斗活力。我们要在守住村庄、保护载体,激发村庄发展内生活力,聚焦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生态农业体系、传播推广农民艺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传承耕读文化,才能更好为农耕文化打好发展牌。
做好“农耕文”。长江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起源地和农耕文化重要传承地,江苏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得益于跨越南北、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和四季分明的优越气候,拥有丰沃的水土资源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农耕文明。很多文人墨客曾经为农耕文化赋诗作词,这些宝贵的“农耕文”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大文章,更是留住乡愁记忆,在保护中传承必须加速振兴的工程。“农耕文”只有在继承上下功夫,在发展上下功夫,才能更好激发古老农耕文化的新活力。
除了对农耕文化在加大保护,更要通过农旅结合、品牌打造实现产业化梯度发展,使其彰显出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通过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提升农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主体意识,增强认同感、参与感;立足本土特色,创新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方式,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发展的农耕文化传承机制。有力打好农耕文化活化的“牌”,才能擦亮农业文化遗产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晋安文明办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