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平潭
福建平潭:多彩教育 点亮小岛学生未来
http://wmf.fjsen.com 2021-04-28 10:21:28 来源:平潭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篮球课上,学生尽情奔跑跳跃,抢篮板投篮;竖笛课上,一阵阵悠扬的笛声在教室里回荡;剪纸课上,一张张漂亮的剪纸作品在孩子们手中出炉……位于福建平潭大练岛的平潭渔限学校,向海而立,这里的校园景色宜人,阳光洒满校园角落,穿堂的海风捎来咸腥的味道。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正在体验“第二课堂”的乐趣。

4月20日上午9点,记者从城区驱车30分钟,从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拐入通往大练岛的匝道口,不一会就来到渔限村内,刻着“平潭渔限学校”的校牌映入眼帘,不远处,还能看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平潭渔限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包含幼儿园)学校,也是大练岛上唯一的学校。十多年前的平潭渔限学校,由水泥宿舍楼、破旧的教学楼、简陋的实验室等组合而成。如今,平潭渔限学校变化可谓大矣,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拔地而起;橡胶跑道、足球场等基础设施完善,是一所现代化、多功能的学校。

镜头一

“第二课堂”内容丰富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少年宫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都是城市少年儿童的专利,然而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投入,昔日城市少年儿童的专利正快速覆盖乡村、小岛学校。

校园春早,花映青青草。顿步朗声惊戏鸟,原是儿郎酷跑。伴随着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声,小学部的学生们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来到了青少年宫各自上课的教室里。

你瞧,在剪纸教室内,学生们正在认真和老师学习每周两节的剪纸课程,顺着所画的图案细细剪,一幅幅剪纸作品生动呈现。

“我喜欢上剪纸的课程,老师教我们剪纸的技巧,剪出来的作品都很漂亮。”铃声响起,三年级学生郭旭豪和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的剪纸工具盒,剪刀、儿童手工四角剪纸等材料备齐,开始独立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

记者了解到,每周二与周四上午的第四节,是平潭渔限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同学们从基础课堂转战“第二课堂”,开始丰富多彩的技能学习。

据平潭渔限学校教务处主任翁宁介绍,学校在小学部开设了“第二课堂”,为学生们提供了剪纸、篮球、足球、书法、竖笛、趣味化学、物理小实验等12个特色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根据老师自身的特长来设置,实现基础学科与兴趣特长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发展。不仅如此,还充分利用中学老师的优势,给小学高年段学生开展理化生的科学小实验,为学生上初中打下基础。”

镜头二

学校发展日新月异

“叮铃铃……午餐时间到啦,一起去吃饭啰!”铃声响后,学生们来到食堂,有条不紊地排着队,领取学校提供的营养餐。坐在宽敞、明亮、整洁、干净的食堂里用膳,享受美味,非常舒适。300多平方米的食堂可容纳百来人用餐。

“从前可没这么丰富的餐食,这些年,随着校园发展建设,餐食也更加营养丰富。”平潭渔限学校校长杨建樟说。

在2010后,新建了学生食堂宿舍、教学综合楼、橡胶跑道等硬件设施。四层的学生食堂宿舍更是为寄宿师生的吃、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这里工作了17年的杨建樟亲眼见证了学校的变迁。2004年,刚毕业的杨建樟到这所学校报到时,交通不便,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那时,坐着小木船来到岛上码头,还需要乘坐三轮车行驶过一段黄土路才能到达学校,一路上道路崎岖。”据杨建樟回忆,来到学校后发现,只有食堂一处圆形空地铺有水泥,其他均是黄土地。实验室简陋,一幢宿舍楼只有一个洗手间,是师生共同使用……

“当时的食堂设置在闲置的教室里,煮饭烧的是煤炭,师生还一起印煤球。寄宿也只针对初中寄宿学生,学校只提供白米饭,学生则需要从家里准备拌饭食材。直到2011年,实行营养餐后,学校开始为寄宿学生提供热汤。”杨建樟说。

餐食的变化只是平潭渔限学校发展的缩影。2014年,学校还自筹办起了幼儿园,“这里没有正规的幼儿园,很多孩子跳过幼儿园直接上小学,因此才开始筹办幼儿园。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上学环境,接下来,我们将修整幼儿园活动场地。”杨建樟表示现在从最初的1名教师增加到了5名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场地。走进九年级教室里,物理教师翁宁正在上地理课,只见她打开“黑板”,一个超大显示屏映入眼帘,翁老师轻点屏幕,一个图文并茂的课件内容就呈现给学生……课堂上翁老师讲得生动形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而像这样的现代化的教室,学校的九个年级均配有。

“在学校15年时间,发现学校有了很大变化,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不断完善。不仅每个班都有‘班班通’、投影,还有理化生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等。”翁宁说,“除了学校发生变化外,自从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启用后,交通更加便利了。”

现在的平潭渔限学校拥有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教室等,基本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成功申请了教职工之家,添置了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块块的拼图拼出了教育均衡的美好版图。

镜头三

小班化教学深受欢迎

在九年级教室里,班级只有5名学生,他们正在认真地做着作业,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平潭渔限学校面临着生源逐年减少的情况。

学校根据学生情况,采用了小班化教学模式。“由于班级人数少,我们大多采用的是小班化教学。如我们会针对初三年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方法,各科教师根据学生成绩安排不同作业。同时,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学生进行培优补差。”翁宁告诉记者,虽然学生人数少,但师生关系十分融洽,上课积极性很高,遇到不懂问题也会主动提出,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教学。

八年级学生杨滟陵对学校环境、老师教学等都十分满意。“班上有10多名同学,只要遇到不懂问题,我们都会及时与老师询问,上课质量也十分高。每当课余时间,我就喜欢坐在足球场上看书,偶尔还能运动。”

学生少,这里的小岛教师并没有偷懒,反而一心扑在教学上。他们不仅身怀“十八般武艺”,都是跨学科教学能手,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成为岛上学生看外面世界的“望远镜”。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及七、八年级地理教师的林小丹就是如此。她不仅教授“第二课堂”的硬笔课程,还跨学科教授生物……“在课堂上,我会把自己个人生活中的例子与课堂知识相结合,比如向孩子们介绍平潭蓝眼泪、福州城市美景等,让他们通过课堂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路采访,都是感动。沧桑巨变,平潭渔限学校早已不是旧日模样。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在海岛娃的身上,照亮着他们美好的未来。

特写

一条“校车专线”跑出温度

“滴滴滴……”清脆的汽车鸣笛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学校的静谧,在接送点等待的孩子一听就知道,公交车来了。一条带着温度的校车专线,翻山越岭而来,让十多名的学生不用在人流、车流中穿梭,出门即上车,温暖了学生们的上学路。

小岛学校,学生们上学路途遥远,有的光步行就要一个小时,家长接送也特别不方便。去年,一辆专属于学生的公交车穿梭在各个村的道路上,学生上学再也不用耗时耗力。至此,不少家庭告别了上学接送难的问题。

当天,在学校后门,记者远远看到1辆公交车早早就来到了这里,等待着即将放学的学生们。上午11点45分,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背着书包,戴着口罩,陆续来到乘坐的公交车旁,排好队伍,在值日教师的指挥下,一个个有序乘车。等待值日教师清点好人数以后,公交车载着学生们缓缓地出发了。不少学生说,现在有了公交车接送,家人不用这么远送他们了,而且一次都没迟到。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四五公里回家路转眼就到。公交车停下以后,孩子们纷纷奔向等待的家长。

杨爷爷早早站在停靠点等候,看到孙子回来,他高兴地摸着孩子的头说:“自从有了公交车,孩子不受罪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公交车也安全,我们很放心。”

平潭渔限学校副书记杨文华介绍,学生每天上下学路程十分远,最远的学生家距离学校四五公里,光步行就要一个小时,虽然有的是由家长接送,但存在安全隐患,学校也很担心。考虑到此情况,学校就向上级部门申请,在平潭大练启航助学中心、政府补贴的帮助下,为学生们提供了公交车接送,解决学生上学乘车难的问题。

(平潭时报记者 冯荣/文 陈澜清/摄)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